“母亲无私奉献和勇于担当的革命精神影响了我的一生!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用自己的方式为党分忧、贡献力量!”黄玉英的儿子这样说道。
图为黄玉英和她的儿子
黄玉英,女,1928年出生,深圳坪山坑梓人,共产党员。1946年(19岁)加入革命队伍,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亲历者,也是深圳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发展的见证人。多年以来,黄玉英同志始终坚持将红色基因,将她对党的理想信念,将对共产主义事业的追求言传身教给下一代。
在采访这位“一颗红心永向党”的老党员时,95岁高龄的黄玉英已经记不清许多事情了,但革命年代背井离乡逃难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恍如昨日。
据黄玉英回忆,当时她在田地里收割稻谷,远远看见国民党军队行进而来。她急忙扔下手中的锄头,全力向村庄跑去,挨家挨户通知村民撤离。而在撤离的过程中,黄玉英成为了革命队伍里的一名光荣的后勤人员。
黄玉英兴致勃勃说道:“为了方便工作,我剪短了头发,队里的女生看见我都吓了一大跳呢!”说罢,老人还露出少女般的羞涩。
这是她最难以忘怀的一幕。在潮汕地区的最后一场战役,一颗颗炮弹投掷在国民党军队的船上,空气中弥漫的粉尘、炮弹轰轰的爆裂声和周围群众发出的阵阵欢呼声都提醒着黄玉英:“解放了,终于可以回家了。”
“回到家乡了哇,周围的老百姓都敲锣打鼓欢迎我们哩!”95岁高龄的黄玉英同志目光炯炯,“他们高呼,欢迎英雄回家!”
解放战争胜利后,黄玉英从潮汕地区返程,到供销社工作,工作期间吃苦耐劳,勤勤恳恳,后于1984年退休后回到坪地定居。
图为黄玉英同志珍藏的70周年纪念章
回望过往历程,我们还有无数像黄玉英这样是“平凡”英雄。他们平凡,是因为他们也是肉体凡胎;他们是英雄,是因为他们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红色风骨。眺望前方征途,我们必须始终赓续红色血脉,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这是黄玉英对坪地青年的期望。希望青年们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赓续红色血脉,发扬斗争精神,铭记历史重托!
编辑 刘思凡 审核 麦苗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