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如何助力大学生就业?这场主题沙龙“告诉”你
深圳特区报记者 庄瑞玉 通讯员 王阳 张驰 文/图
2022-07-22 18:15

7月20日,由深圳国际公益学院主办的“社会组织助力大学生就业”主题沙龙圆满结束,并发布《社会组织人才需求状况》专题报告。本次沙龙是深圳国际公益学院联合摩根大通共同发起的“启明星”大学生就业赋能计划(通过赠与亚洲进行捐赠管理)的阶段性成果,旨在从社会组织端发力,以更高的视野、更广阔的社会智慧凝结,将社会组织的人才需求和大学生的就业需求有效地匹配起来。

《社会组织人才需求状况》从社会组织发展情况、社会组织吸纳就业情况和社会组织人才需求三个方面分析了社会组织助力大学生就业的机遇和挑战。通过研究发现,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90.2万家。其中,在县(区)级登记的城乡基层社会组织达到68.9万家,占社会组织总数的76%,吸纳就业人数为810.4万人。社会组织在新增就业的贡献力明显,社会组织新增就业人数占全国新增就业比例年均值达到4.5%,远远超过就业人数占全国的绝对比重。

应社会服务转型升级需要,社会组织在吸纳就业方面有着很大的增长空间和增长潜力。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高级总监曾伟玲认为社会组织可以在五方面发挥作用:募集社会资源,实现第三次分配;扩大社会参与,凝聚社会共识;提供社会服务,补充公共服务不足;服务行业,规范行业发展;以及在采用创新方式解决社会问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从社会组织吸纳就业的整体情况来看,一方面,社会组织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当前社会组织存在整体薪酬待遇不高、从业社会认可度不高、缺乏专业岗位发展空间、人才培养不足等问题,难以吸引优秀人才。

面对社会组织招人难与大学生就业难的双难问题,与会嘉宾从不同视角直面挑战、出谋划策。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局白凌副局长提出,政府部门要加强社会组织平台建设,把监管平台进一步开放为资源对接平台、风采展示平台,从而扩大社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提升社会认可度。

福田区人力资源协会党支部书记黄瑞意提出,政府的购买服务和社会组织岗位补贴有助于吸引大学生到社会组织领域就业。“针对大学生职业技能不足的问题,行业协会可以发挥枢纽优势,链接外部资源为大学生提供职业所需的培训课程等。”

广东省长江公益基金会秘书长贺彩霞结合自身经历谈到社会组织的就业优势,“通过社会组织可以深入一线基层,有利于快速提升能力、熟悉社会,从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她表示,虽然基金会等特定类型的社会组织规模较小,就业吸纳能力不足,但可以开放更多实习岗位给大学生,为大学生提升职业技能打好基础,还可以设计大学生励志强能的资助项目,与学校、企业、政府等合作,助力大学生就业。

针对社会组织人才培养的问题,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研究员潘权骁介绍了深圳大学益才班在培养公益人才领域的做法和成果。“益才班是深圳大学公益创新专才班的简称。益才班自创立7年以来,已培育了超过230位公益创新创业人才。除了理论教学,我们也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实务能力,引导学生追求知行合一。并且与社会服务机构联动,构建公益共同体,共同提出创造性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唐昊同时分享道:深圳国际公益学院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以实践和创新为基本准则,采用“理论引导、实践引领、行动至上”的教学模式,构建新时代公益慈善知识体系。开设培养社会创新创业型高级公益管理人才的EMP国际公益管理项目,破解专业管理人才培养困境。

(原标题《社会组织如何助力大学生就业  这场主题沙龙……》)

见习编辑 饶欢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范锦桦 李怡天


审核 编辑-李怡天(客户端)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庄瑞玉 通讯员 王阳 张驰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