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 | 把牢环保“第一道关口”
邓海建
2022-07-22 09:56

7月21日,生态环境部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正组织对在环评信用平台建立诚信档案的环评单位和环评工程师进行全面排查,坚决清理不具备技术能力的“空壳”环评公司和存在“挂靠”等违规行为的环评工程师,以及诚信档案基础信息存在问题的单位和人员。

环评好比生态环境的“体检报告”,一旦内容弄虚作假,其危害性不难想见。

相隔大半年的两份环评报告,竟然有10多组数据完全一样;项目一墙之隔有居民住房,环评报告却只提百米之外的村庄;公众参与座谈会未召开,报告书已出现座谈会内容……如此照搬照抄、避重就轻,甚至凭空捏造、指鹿为马,最后的结果,就是环保“第一道关口”失守,污染项目“漂白”上马。

环评弄虚作假的逻辑,说白了就是“金主至上”——排污企业永远是甲方心态,“谁保我过关,我就让谁做”;而环评机构又不可能“不食人间烟火”,天然就有“服务好甲方”的利益驱动在作祟。这个时候,如果监管稍有差池,排污企业和“空壳”机构之间的暗通款曲,几乎是大概率的事。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各地已有265家单位和217人因环评问题被列入环评失信“黑名单”或限期整改名单。

环评不能作假,道理并不复杂。这些年,相关法律法规也没闲着。比如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连带责任。又比如《刑法修正案(十一)》,首次将承担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职责的中介组织人员“弄虚作假”行为纳入刑法定罪量刑。

不过,徒法难以自行。对弄虚作假的环评“零容忍”,关键还是要在“常态”和“较真”上发力。一方面,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信用管理机制、司法衔接机制,全流程监管、全周期追责,惩戒问责不设“有效期”;另一方面,专项治理与常态督查相结合,对8000多家环评单位和14000多名从业环评工程师做到一家一家过、一个一个查;环评报告要公开“挂牌”,做到可查询、可校验、可监督。

惟有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才能让环评成为守护绿水青山的“第一道关口”。

(作者系知名评论员)

(原标题《把牢环保“第一道关口”》)

编辑 编辑-许家宜(客户端)审读 韩绍俊审核 特区报-桂桐,特区报-张雪松
(作者:邓海建)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