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癌王”逆转?中山七院名誉教授参与重磅研究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中山七院
2022-07-21 17:17

胰腺癌是当之无愧的“癌王”。胰腺癌之所以如此凶残,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发病隐匿,大多数患者发现即晚期。

记者7月21日获悉,中山七院名誉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Axel Behrens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关于逆转胰腺癌扩散的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全球顶级学术期刊Nature(《自然》)杂志上。该研究发现GREM1的蛋白对胰腺癌非常重要,可将“癌王”胰腺癌转成囊肿。值得一提的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消化医学中心的何裕隆教授、张常华教授、以及中山七院-Behrens实验室共同培养的首位研究生李华福也对此项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自建院以来,中山七院秉持以临床为导向、科研成果反哺临床的科研建设理念,重视学术梯队建设和国际科研合作。2018年9月与Behrens实验室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备忘录,聘请欧洲科学院院士AxelBehrens作为名誉教授,正式开展含人才交流、科研项目、国际会议等内容在内的国际合作计划。

2022年年初,美国癌症学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胰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是11%。也就是说,在美国每十个胰腺癌患者,仅有一名患者能存活5年及以上。

就在上个月,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胰腺癌中心团队主持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通过筛查确诊的胰腺癌,多数在I期就被确诊,这些患者的5年生存率能达到73.3%,中位总生存期近10年;而在筛查之外确诊的胰腺癌患者,绝大部分是晚期,中位总生存期只有1.5年!

因此,要想摘除胰腺癌的“王冠”,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然而,早发现真的不容易,要不然也不至于到2022年了5年生存率还只有11%。

科研团队尝试换个思路:如果早发现太难,我们能不能让“时光倒流”,把晚期胰腺癌打回早期呢?

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

让人没想到的是,由英国伦敦癌症研究所Axel Behrens领衔的研究团队,可能真的找到了让“时光倒流”的方法他们发现一个名为GREM1的蛋白对胰腺癌非常重要。如果GREM1失活,胰腺上皮细胞在几天之内就能变成胰腺癌细胞;而如果让GREM1在癌细胞中过表达的话,癌细胞竟然几乎全部都“上皮化”了!

简单地说,如果胰腺癌细胞中有大量的GREM1蛋白,这会导致胰腺癌细胞变回近乎上皮细胞的状态。更直白地说,胰腺癌它可能就变成一个恶性程度低的囊肿啦!

论文首页截图

科学家是如何发现GREM1的功能?基于胰腺导管腺癌(PDACs,占全部胰腺癌的90%左右[4])小鼠模型研究,以及对人类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的分析,Behrens团队发现了GREM1与胰腺导管腺癌的发生发展存在关系。

为了了解GREM1对胰腺导管腺癌进展的影响,研究人员先敲除了特定胰腺导管腺癌模式小鼠的Grem1基因。研究结果让人吃惊,Grem1基因被敲除的模式小鼠90%发生了胰腺癌肝转移,而Grem1基因还在的模式小鼠只有15%发生了胰腺癌肝转移。如果比较肝转移灶的话,也是Grem1基因被敲除的模式小鼠更多。

从组织学角度来看,Grem1基因被敲除模式小鼠的肝转移灶分化程度较低(恶性程度高),而Grem1基因正常模式小鼠的肝转移灶分化程度高(恶性程度低)。

Behrens团队分析了大量原发性和转移性人胰腺导管腺癌队列的数据,发现Grem1基因的表达在转移灶中明显减少。

以上数据表明,Grem1基因失活会导致胰腺导管腺癌的恶性程度和转移性增加。

Grem1基因缺失对胰腺导管腺癌发展的影响。图源论文

为了进一步验证GREM1蛋白的功能,Behrens团队在特定基因型的胰腺导管腺癌类器官中过表达Grem1基因,然后再将这些类器官移植到小鼠身上,结果发现那些类器官变成了分化良好的囊性肿瘤,恶性肿瘤细胞数量显著减少。

在人类的胰腺导管腺癌细胞系中过表达Grem1基因,Behrens和他的同事也观察到上皮标志物表达水平增加,这意味着这个机制在人类中可能也是存在的。

(原标题《中山七院名誉教授、诺奖实验室重大发现发表在全球著名期刊Nature》)

见习编辑 陈桥魁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李怡天 关越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中山七院)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