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赋能管养升级!让罗湖路桥建管更具“智力”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杜澎
2022-07-20 21:25
摘要

在广东省城市道路数字化建造与管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正高级工程师张爱军博士看来,运用5G技术对城市道路进行数字化建设与管养是高效破解上述难题的不二法门。

连日来,高温天气炙烤着大地;前段时间,雨水持续洗刷着城市。不论是高温酷暑还是倾盆大雨,都会给穿梭在罗湖城区的道路与桥梁造成侵害。如何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因车流量大、道路施工、强降雨“洗礼”等所导致的道路坑洞病害、道路沉陷安全隐患,从而达到及时清除道路交通安全风险,保障道路安全运行的目标?在5G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效运用5G技术对城市道路进行数字化建设与管养是高效破解上述难题的不二法门。

近年来,加快5G等新基建建设和应用发展,是国家层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向智能化、高端化的重要举措。“城市道路建成通车只意味着工程建设告一段落,随之而来的养护任务也同等重要,让道路始终如新,路桥建管有着‘话语权’。”广东省城市道路数字化建造与管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正高级工程师、罗湖区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校外导师张爱军博士表示,目前,在5G技术背景下,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更大的技术难度,路桥建管已由传统的“抢修时代”进化发展到“智慧路桥建管时代”。

在5G赋能智慧路桥建管技术研发与应用领域,张爱军主持的“广东省城市道路数字化建设与管养工程技术”项目成为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记者了解到,该项目致力于将新技术5G、BIM、BigData、AIot应用于工程建设及基础设施管养领域全生命周期,得到省科技厅认可,并牵头整合中兴通讯、中国电信、广州大学等单位专家学者开展基于5G+AIot的数字孪生路桥智慧管养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项目整合了知名高校、研究院(所)、头部企业的力量参与,先后培养出1名外籍院士、3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6名高级工程师等。“在2024年之前,项目力争在智慧路桥5G应用细分领域达到全省最高水平,并在深圳落地实施。”张爱军信心满满地说。

“乘着5G时代的东风,路桥建管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比如利用5G技术的超大带宽,养护单位可以实现路面数据的实时传输和无人检测设备的自动操控等,以科技进一步提高路面检测水平,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待到条件成熟时,以无人检测设备替代传统人工巡检将成为路桥管养模式的革命性变革。”张爱军介绍,未来,针对不时发生的道路塌陷、路面积水、井盖缺失、人行道砖块缺失等问题,拥有5G技术加持的路桥检修将更加智能,给辖区居民带来更好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另一方面,通过数字化路桥技术将路桥以三维数字化模型展示出来,将以5G技术为依托的高清视频监测到的表面问题与传感器监测到的内部问题相结合,对路桥进行全方位的长期监测,更好地保护路桥安全,从而达到将数字技术应用到基建建设与养护的目的。

据了解,目前,罗湖区清水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区及周边红岭园岭新兴产业带已经引入众多从事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管控平台开发的高新技术优秀标杆企业,例如极算科技拥有600种成熟AI算法、工迅(深圳)科技研发数百种智能物联网设备、大象云科技已研发成熟的智慧城市智能化系统。“研究中心坐落在清水河街道辖区,我们可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优势,与该类高新技术企业形成规模效益,形成上下游产业,最终将迸发创新能量。”张爱军如是说,由此可助力“湾区枢纽、万象罗湖”城区高质量发展,也可以融入全市科技创新的潮流,实现科技创新水平再上新台阶,为“双区”驱动、“双区”叠加贡献澎湃动能。

编辑 李依林 审核 谭凤希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杜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