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超!有!面!

南方Plus移动端
2020-07-19 17:56
摘要

都知道永庆坊是城市更新网红,但你未必了解,百年前它已是广州的宝藏街区。

老字号饮食店撑场,号称还原“广州旧楼下的生活场景”,文和友以新网红姿态登场。

破墙面、小广告、电灯泡……这样的“凌乱美”,是你心目中广州的一面吗?

超级文和友广州太古汇店。

门窗、梁柱、墙面、屋顶组成的建筑立面,是城市最直接的表达。

古典与现代、岭南vs西洋、青砖灰瓦映衬着金属玻璃,建筑立面折射出城市的千面。

一千个人心目中,未必有一千个广州。

不过,这么多“面”的广州,我统统都爱!

陈家祠,广州最具辨识度的符号之一。

陈家祠

如果说陈家祠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那么,它的正立面便是一个岭南“珍宝匣”。

遵从严谨对称的祠堂结构,立面以三段式构成。墙上六幅青砖雕、门外一对石鼓台,山墙陶塑脊饰精美绝伦,四米高门神彩绘威风凛凛。无一不在开门见山地宣告着:两千岁的广州,欢迎你。

古老而年轻的网红打卡地——永庆坊

永庆坊

都知道它是城市更新网红,但你未必了解,百年前它已是广州的宝藏街区。

如今,穿过恩宁路连绵的骑楼,来到永庆坊西洋山墙牌楼下,时髦的年轻人打卡拍照,老居民淡定来来往往,上演着最具广州“内味”的舞台剧。

大佛寺千年古刹大隐隐于北京路。

大佛寺

繁华热闹的商业街中,矗立着这座巨型古刹。夜幕降临,大佛寺的灯光骤然亮起,金碧辉煌、如梦如幻。

这座历经千年风霜的古寺,承载着羊城每一代人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沙面,广州最洋气一面。

白鹅潭上的这个小岛,因当年被迫开放为租界,天生一副欧式脸孔。希腊柱式、三角山墙、罗马拱门,古典建筑符号汇聚成一曲西洋交响乐,在脚边珠江水、榕叶间风声的伴奏下潺潺流淌。

南方大厦,说不尽辉煌的广州老地标。

珠江边,和沙面对望,南方大厦同样是建筑的混血儿。连续拱廊有着骑楼的趣味,三角山墙下“南方大厦”四个大字,见证了广州改革开放初期的高光时刻。

如今,“来广州不来南方大厦,就是没到广州”的流行语已不再流行,但当年商业辉煌的神话,仍然在这座城市延续。

中山大学标志性建筑之一——怀士堂。

怀士堂位于中山大学南小区的中轴线上,红砖绿瓦的美式砖楼,勉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志士。

充满烟火气的街巷,也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城市立面,出现在每一个角落。

文明路的骑楼下,广州味道惹人垂涎;天河的玻璃幕墙,是城市变奏曲忠实的背景;粤剧博物馆,传世的大戏在水上戏台前上演……

文明路。

广州某商场外。

粤剧博物馆。

沙面。

换个角度。

从空中俯瞰,发现广州的另一种形状。

典雅八角形属于中山纪念堂,双鱼“风水阵”组成天环广场,云台花园亮出了花城名片,哥特十字定格着石室的震撼威严,环形立交流动着时光匆匆……

中山纪念堂。

天环广场。

白云山云台花园。

石室圣心大教堂。陈冲 摄

龙潭立交。

千“面”广州,万种姿态。

在这些风格各异的城市立面中,记录着城市每一个昼夜的变迁,也记录着每一份初来乍到的惊喜和安居乐业后的踏实。

我的广州城,真的超有“面”!

珠江新城。

【图片】肖雄 张由琼 符超军 严亮 郭智军

【策划/整理/撰文】黎詠芝 莫依蓉

编辑 刘桂瑶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