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运输局光明管理局以优质高效交通服务助推光明科学城发展
读特记者 萧宇 通讯员 邓慧敏 陈春容
2020-07-19 10:01

交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纽带,是城市发展的动脉系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支撑着城市发展空间结构。为全力构建优质高效城市交通综合运行体系,市交通运输局光明管理局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双区发展”重大机遇,贯彻落实《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光明科学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若干意见》,加快完善光明区对外交通体系,全面提升道路品质,持续优化公共交通服务,助力光明区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

实施道路白改黑和慢行系统改造提升后的凤举路

加快交通规划建设,完善辖区路网结构

加快完善对外交通体系,开展光明区对外通道规划和城市道路快速化改造研究,规划新增龙澜大道北延,积极协调龙大、南光高速市政化改造和外环高速建设,加快规划建设“二横三纵”高快速路网,缓解交通运行压力。

加强与重大枢纽及湾区其它核心城市的快速联系,按照“大胆设想、科学规划、合理衔接、早日落地”原则,协调推进东明大道西延至广深高速建设,打通光明科学城至宝安机场的快速通道。协调加快推进光侨布龙连接线建设,分流龙大高速交通压力,持续优化光明区对外路网,实现湾区层面互联互通。

进一步构建畅达便捷的主次干道交通网络,完善交通路网结构,2020年推动光明区34条主次支道路建设,其中计划完成13条,重点推进光明中心区“三横两纵”及光明北片区11条道路建设,满足科学城等重大片区交通出行需求。

畅通城市交通的“肠梗阻”,改善片区微循环。通过交通大会战指挥部办公室协调成员单位攻坚克难、精准施策,打通周家大道等44条断头路,2020年将完成同观路(茅洲河-东长路)、东明大道(南光高速-东长路)等12条断头路打通工作。目前,长贵路、凤美路、五十八号路、汇业南街等4条断头路工程已完成90%,其余8条有序推进中。

“路中有园,园中有路”的精品示范路

提高道路出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开展光明区2020年交通微治堵实施方案研究,针对各拥堵路段和节点,从道路设计、公交运行、停车分布、交通组织、交通管理等多角度出发,制定综合改善措施。因地制宜开展龙大高速楼村立交-公常路、松白路-光明大道节点改造,优化同富路-公常路、公明北环-公常路以及松白路(公明广场-星湖路)路口,进一步规范交叉口过街秩序、平顺渠化岛、完善慢行系统,有效提高道路交通网络整体运行效率,服务科学城建设。

全力提升道路品质,打造舒适畅达交通

聚焦混凝土及泥土路面的噪音、扬尘等问题,对华夏路等15条道路进行白改黑提升(混凝土路面改为沥青路面),总长19.5公里,极大提升道路品质和行车舒适度。开展道路白改黑三年行动,推动全区道路白改黑全覆盖,正在抓紧推进科学城及周边64条道路进行白改黑系统提升,改善慢行及附属设施品质,进一步提升辖区交通出行品质,打造靓丽风景线。

着眼机动车道“病害”较多、慢行系统破损严重等问题,完成凤举路白改黑和慢行系统提升。定制灰色配以落叶黄跳色的陶瓷透水砖,透水抗压、耐磨防滑;选用质地坚硬的蓝钻花岗岩路缘石,美观且耐久性好;采用可调式防沉降式井盖,可防沉降、防噪音、防跳动、防盗窃、防坠落;更换联合式雨水篦,排水流畅、不易堵塞,能有效减少道路积水。成功打造“路中有园,园中有路”的精品示范路。

舒适、畅达、美观的道路交通出行环境

着力消除道路安全隐患,对道路破损较为严重的将石路、振兴路、瑞峰路、西月光二路等道路开展大中修改造提升,主要从铺设沥青路面、重铺人行道、增设非机动车道、增设定制车止石和生态树池等方面进行提升,引入海绵城市“渗”与“排”的理念,打造开放式绿化,有效改善道路出行环境,营造出舒适、畅达、美观的道路交通出行环境。

持续改善市民出行环境,开展南光高速通道桥(西环大道段)、龙大高速通道桥(光侨路)等8处道路桥梁以及光侨路、华夏路等重点路段7座人行天桥清洗刷新工作,刷新面积达24.5万平方米。结合城市历史文化,因地制宜采用涂鸦绘画纹路、剪纸画、艺术外观装饰等形式演绎桥梁之美;通过更换彩色亚克力板、更换雨棚整体结构等方式,突出“一桥一景”设计理念,提升道路桥梁整体景观。

持续优化公共服务,聚焦市民关注热点

消除轨道接驳盲点、薄弱点,构筑布局合理、广泛覆盖、服务水平较高的轨道公交接驳线网体系。完善地铁6号线站点交通接驳,促进轨道-公交-慢行的三网融合,牵头开展6号线交通接驳规划,协调相关部门高标准开展光明大道、别墅路、松白路地铁疏解道路机动车道、慢行系统以及绿化恢复提升,加快推进科裕路等5条道路建设。根据轨道站点现状公交接驳情况,研究制定公交接驳“一站一方案”,加快推进4处公交场站和10对接驳公交停靠站更新建设,确保轨道站点出入口100米内实现便捷换乘。结合站点功能定位和接驳条件,优化公交接驳线路14条(新增2条、调整12条),强化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光明城站等重点区域轨道接驳联系。拟于地铁6号线建成通车前在沿线站点、周边社区、景点绿道等场所投放3000辆共享单车,解决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出行需求。

打造开放式绿化,有效改善道路出行环境

为进一步缓解停车难问题,持续开展光明区“缓解停车难、规范乱停车”专项行动,会同辖区各单位全力推进停车管理工作,新增及规范停车位6525个,对根竹园社区等7个城中村进行围合收费管理,颁发经营性停车场证58个。今年5月,该项行动荣获深圳市第十七届百佳市民满意项目称号。通过立体停车设施建设、开展城中村围合式管理等措施推动停车配建标准化、项目化、智能化、秩序化和出行绿色化。深入各街道实地调研,初步梳理出19个立体停车潜在建设项目,已印发《光明区社会资本建设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投资补助实施细则(试行)》,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加快编制《光明区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进一步明确立体停车设施建设流程。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先行示范区、交通强国建设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风劲扬帆正当时,市交通运输局光明管理局将持续聚焦建设人民满意交通,披星戴月、栉风沐雨,加快构建布局完善、衔接高效、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着力打造精品示范、美丽通景、安全舒适的道路环境,优化运输服务供给、规范交通运输市场、增强品质服务水平,夯实行业安全基础、提升交通治理效能、建设高标平安交通,为光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贡献交通力量。

(来源:晶报APP)

编辑 姚静霞

(作者:读特记者 萧宇 通讯员 邓慧敏 陈春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