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梦想、力量……这是青年的模样。
创新、活力、奋斗……这是深圳的模样。
潮涌深圳,深圳青年们怀揣初心,一路坚定。
他们用向上的热忱,担起内心的向往。
他们用躬身的匠心,扬起前行的风帆。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这是深圳的模样,
更是青春的模样。
圳青年,正青春。
奋斗者,正青春。
深圳市委网信办、深圳报业集团联合推出短视频系列专题《青春百年,看我圳青年》
献给每一位坚持发光发热、正青春的你。
6月25日下午两点半,邓卓越接儿子下课后直接去了工作室。刚打开门,5岁的儿子就一头钻进阴凉的屋子里,像一只活泼的小猴子,连蹦带跳地奔跑。
工作室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的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有两层楼,二楼是工作的地方,一楼用于招待客人。室内被布置成传统的中式风格,使用红棕色和原木色的木制家具,墙边摆着绿色的盆栽,桌子上放着整套白色茶具。唯独堆砌在货架上的彩色布料,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这也是邓卓越作品的一贯风格:老式,传统,带点穿越感。
邓卓越是个80后,在香港出生长大。2008年,24岁的邓卓越从年画获得灵感,设计出一个拥抱潮流物件的胖娃娃,取名“A Shoppin’ Baby”(购物宝贝)。接下来的10多年里,这个“年画娃娃”演变出各种各样的版本,包括今年6月1日问世的56款“民族娃娃”——这是邓卓越搬到深圳之后,历时一年设计的最新作品。
“大学老师曾说过,设计师或艺术家都有自己的使命。”邓卓越也在践行这个“使命”——用艺术作品讲述自己民族的故事。
“民族娃娃”的诞生
坐在酸枝木制的椅子上,邓卓越(Dorophy Tang)与传统的室内风格形成一种反差感。
邓卓越个子不高,语气温和,扎着利落的马尾,脸上妆容精致,38岁的她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邓卓越在香港出生成长,不太会说普通话,用粤语对话时会习惯性地夹杂几个英文单词。彼时,她设计的“民族娃娃”IP(全称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系列诞生近一个月,受到了许多关注,她也因此逐渐被更多人所认识。
邓卓越是香港知名的多媒体艺术家,“民族娃娃”IP系列是她与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合作,在6月1日推出的设计作品。这套作品由56个来自不同民族的娃娃组成,分为比心、美食、乐器、表情包、现代生活、自然、动物和工具8个系列,每个系列包含7个民族。娃娃们都穿着民族服饰,有一张胖乎乎的脸,脸颊透着粉红,微微上扬的嘴角露出可爱的笑容。
邓卓越手捧“民族娃娃”。
邓卓越创作“民族娃娃”的灵感来自儿子。邓卓越的儿子喜欢玩机器人。从3岁开始玩变形金刚的他,可以熟练地背出这部动画里很多人物的名字,这启发了邓卓越,“我们有56个民族,但很多人都不能完整地说出这些民族的名字,是不是应该反思,为什么我们做不到,但是小朋友能记住那么多个变形金刚的名字。”
2021年6月,邓卓越开始收集和研究56个民族的资料。由于每一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服饰和习俗,有的民族甚至会在人的不同年龄阶段变换衣着打扮,这让邓卓越花了很大的功夫去分辨和记住。大约两个月后,她才开始绘制平面草图。
邓卓越首先画出人物站立的姿态。“但是站在那里跟芭比娃娃没什么区别”,她又给每个“民族娃娃”匹配了一段小故事,让它们生动起来。
比心系列是邓卓越设计的第一个系列。当时疫情正在发生,身边的人都很发愁,邓卓越希望通过娃娃比心的方式,给人们传递信心。在森林系列里,“民族娃娃”则表现出了特有的民俗文化,比如世代都有养蜂习惯的羌族娃娃手捧蜜罐,以种茶为生的布朗族娃娃手持嫩绿的茶苗。邓卓越还把“民族娃娃”与流行元素结合起来,给予他们喝奶茶、敷面膜、听音乐等时尚的生活状态。
56款“民族娃娃”的正面造型。
在被推出之前,每一个“民族娃娃”都经历了反复修改。从线条到颜色,邓卓越一遍一遍抠细节,“只要有时间我就会想怎么把它做得更好”。
“这个IP不仅是介绍56个民族,而且是以轻松的方式去推广民族文化,希望家长们可以把这些知识教给小朋友。”邓卓越说。
从年画走出的娃娃
邓卓越自小受爷爷影响,接触到传统文化。
邓卓越读幼儿园时,由于父母工作繁忙,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邓卓越的爷爷很怀旧,出门时一定会搭电车,送孙女上学时,一定选在街边很小的老店吃早餐。
爷爷家在香港东区,楼房不算老旧,但室内设计充满了年代感。客厅里的桌椅是酸枝木制的,电话座机是老式的旋转号盘,电视机又大又厚,柜子上还放着不少琉璃鸭子、花瓶、雕塑等摆件——邓卓越的爷爷在退休之前从事行船工作,往返香港和内地时,经常买回来一些别致的手工艺品。
爷爷家没有玩具,邓卓越只能见到什么玩什么。爷爷经常给她一支笔和一张纸,她就在纸上画画。有时一边看电视,一边画卡通人物;有时对照着家里的小摆件,把它们画在纸上。“可能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喜欢画画了,也很喜欢老式的物件。”邓卓越说,读小学时候,她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艺术家。
邓卓越一直朝着这个目标走。从香港理工大学的产品设计系毕业后,邓卓越进入一家IP设计公司工作。通过接触各种知名的IP人物形象,她逐渐意识到IP设计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我也想做一个有故事性的IP人物出来”。
邓卓越从小喜欢宝宝,在和宝宝接触过程中,时常会留意他们手脚的线条。邓卓越发现,日本和欧美都有参照宝宝形态做成的洋娃娃产品,比如Sonny Angel(天使娃娃)是日本的一款极具代表性的IP娃娃,在全球有着很高的人气。邓卓越想设计出一款能代表中国的人物形象。
2008年,邓卓越从中国传统年画获得启发,设计出一个“胖娃娃”。这个娃娃皮肤白皙,眼睛大而圆,坐在红色的大象凳子上,一手举起棒球帽,另一只手悬在半空,仿佛在兴奋地挥舞双臂,弯弯的小嘴露出愉快的笑容。
邓卓越的早期创作。
这是邓卓越创作的第一幅人物形象作品,“有灵感后,一天就画好了”。她还给作品添加了现代生活元素,“年画里的娃娃抱着丰收的粮食,那我就跟当下的环境联系起来,抱的可能是与潮流消费有关的物件”。一向喜欢家私的邓卓越,最后给娃娃选择了当时在网络流行的大象凳子。
邓卓越给这个娃娃取名“A Shoppin’ Baby”(购物宝贝),这与她出生成长的城市有关。“香港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吸引了很多展览和品牌来这里发展,让年轻人有更多机会接触这些国际品牌和潮流物件。如果能用传统年画的方式把它呈现出来应该挺特别的。这是一款讲消费的IP人物形象。”
邓卓越又连续画了几幅作品。在她的笔下,那些从传统年画里走出的胖娃娃开始拥抱可乐,变身蝙蝠侠,摆弄墨镜,品尝咖啡。“当时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把想到的先画出来。”令邓卓越惊喜的是,她第一次创作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一系列作品被刊登在潮流杂志《Milk》上,很快就有品牌商联系她寻求合作。
2009年夏天,邓卓越与德国运动品牌阿迪达斯合作,在北京三里屯举办了第一个“A Shoppin’ Baby”展览。
展览中有60多个用塑胶材料做成的IP娃娃。每一个娃娃身上都有不同的图案,各代表一种经典鞋款——这是邓卓越花了大约两个月时间手绘出来的。除此之外,她还给每个娃娃画了一幅画,讲述他们一起玩耍的故事。
IP娃娃玩耍的图画。
“这个工作量和难度是之前没有过的。”邓卓越说,那两个月里,她天天把自己关在家里。有灵感的时候,一天可以画两个;实在没想法的时候只能停下来,让自己放空十分钟,再接着画。“其实每一个项目都是被逼出来的,我相信到最后我都会做到。”
展览期间,邓卓越每次看到有观众停下脚步,欣赏她手绘的娃娃,她都会很开心和满足。
“在创作过程中,我会想很多开心的事情,而且我本来就喜欢画画,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心情是很好的。我希望把这份快乐传递给大家,让大家看到这些娃娃的时候都会很开心,所以就给每个娃娃都画上了笑脸。”
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今年7月中旬,邓卓越设计的A Shoppin’ Baby IP系列将会融入民族文化和非遗文化元素,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在香港中环展出。
邓卓越在工作室画画。
连接深港的“桥梁”
邓卓越的IP娃娃收获了许多喜欢。
过去10多年里,这个IP人物形象经常在一些公开场合露面:与服饰品牌联名,在商场里拜年,甚至成为公益活动里的吉祥物。邓卓越经常从每个项目里找寻灵感,不过,她最喜欢的还是去香港上环的荷李活道,那里有很多古玩店,“我喜欢吸收以前的灵感”。
邓卓越从来不担心自己的设计落伍。她始终觉得,旧的事物有它的历史价值,它会给人带去一些东西,年轻人会感受得到。
在邓卓越以为一切都按计划顺利推进的时候,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发生,很多事情都被迫停了下来。那一年,邓卓越哪里也去不了,很多项目无法推进。“难道每天的生活就是种花种草?我们都还年轻,都想做出自己的一番事业,想做艺术创作。”邓卓越处在一种茫然和无措当中。
这时,邓卓越的丈夫即将调往深圳工作。他和邓卓越商量,不如一家人去深圳生活。
对邓卓越而言,这是一个“很大的决定”。她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内地的机会肯定比外国更多。“以前有些客户是深圳的,我知道这里会有助于我发展事业,因为这座城市离工厂近,也有很多设计人才。”
邓卓越在工厂检查生产。
2021年,邓卓越一家搬到深圳。她租了个办公场地,找到4名做设计的伙伴,便开始画画。
后来,邓卓越认识了几名在深圳创业的香港人,他们推荐邓卓越到前海开公司,“那里会给香港人提供一些福利”。“如果我们要长远发展,要在短时间内做出一些事情,就需要很大的投入。如果政府能给我们这些初创公司提供一些政策上的支持,就是很大的帮助了。”邓卓越说,最近她顺利完成注册,在前海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玩乐器的“民族娃娃”。
在深圳生活了一年时间,邓卓越逐渐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年轻氛围。“在这里会有更多的人关注和认可我们做的事情,他们觉得很新鲜,而且思想上很开放、包容,看事情不会那么复杂。”邓卓越希望,未来公司能够成为连接深圳与香港的一座桥梁,将香港的文化元素引进深圳,把深圳的创新科技带到香港,创作更多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
也正是这一年,邓卓越设计出了56款“民族娃娃”,掀起中国传统文化的IP热潮。
“大学老师曾说过,设计师或艺术家都有自己的使命。你会发现,那些著名的艺术家都在用作品讲述自己民族的故事。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历史,我希望像这些艺术大师一样,用我的艺术项目讲述中国故事。我很自豪我是一个中国人。”
(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实习生吴华秀对本文亦有贡献)
联合出品 | 深圳市委网信办 深圳报业集团
联合主办 | 深圳市人才工作局 深圳教育局 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
出品人 | 陈寅
总策划 | 丁时照
总统筹 | 唐亚明
总监制 | 蓝岸
监 制 | 陈建中
统 筹 | 甘霖 刘思敏 张颖 邱伟斌
撰 稿 | 陈雯莉
拍 摄 | 林恒鑫
剪 辑 | 陈景云
海 报 | 林嘉嘉 谢丰圳(见习)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诚邀您来写诗!用诗歌和AI,#把深圳写进诗#,打开45年的深圳记忆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也是你在深圳的第___年。或许在莲花山的朝阳下,你留下和深圳的第一张合影;在深圳湾的潮涌中,你看着高楼大厦如璀璨星辰。在夜幕中点亮那些奋斗的故事、深情的岁月,如今有人把它们编织成诗画传扬。 今天,距离深圳经济特区45岁生日,正好还有45天。读特客户端联合深圳市作家协会、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推出“诗颂深圳,AI绘鹏城”特别策划活动,以“诗、诵、画”三位一体形式,呈现一场致敬特区精神、展现时代风貌的跨领域文化盛宴。 与此同时,我们也诚挚邀请深爱这座城的您,在鹏友圈带话题#把深圳写进诗#,用诗意的祝福,给深圳写一封“云端诗笺”。 【本期话题】#把深圳写进诗#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上传文字、图片或30秒以内视频,分享你对深圳诗意的祝福。 每一行诗句都是最深情的告白;每一幅画作都是一份炽热的心意;每一段声音都汇聚成礼赞特区的磅礴力量;每一句奋斗者的祝福既献给深圳,也献给未来……让我们携手,以诗歌之名,共赴下一个璀璨征程!
“圳”好玩!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 暑期精彩不断!深圳各大公园推出40余场主题文化活动,涵盖群艺展演、自然教育、体育健身、户外音乐、艺术展览及创意市集六大板块。同时,读特小记者策划了5场趣味活动,通过互动课程培养孩子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这个暑假,你准备带娃去哪里探索呢?快来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一起发现更多好玩去处吧!
00:08
这个暑假,深圳公园40余场文化活动轮番上演
00:05
深圳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不断“上新”,上半年新增无人机物流航线50多条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