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卫士丨黄立群:街面“屯兵”联动提升商圈见警率

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通讯员 边夏 谢燕 文/图
2022-06-15 19:27
收录于专题:特区卫士
摘要

深圳市公安局坪山分局坑梓派出所社区队副队长、巡防中队中队长黄立群融合多方力量,在金田警务工作站建立了一支快速反应、快速处置的应急小分队。

【核心提示】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社区民警作为最基层的警察,处理事务琐碎而繁杂。在千头万绪的基层警务工作中,深圳公安坚持走群众路线,发挥群防群治的重要作用,形成警群结合、警民联防、“警力+民力”合力绘就社区和谐平安画卷的局面。本周《特区卫士》走近基层末梢,讲述深圳警民因地制宜共建和谐社区的故事。敬请关注。


黄立群(左一)带领警力在金田购物广场巡逻

坪山区坑梓街道东面、北面分别毗邻惠州、深圳龙岗,治安防控呈现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其中,金田购物广场集购物、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治安状况复杂、人流车流密集,在坑梓街道矛盾纠纷突出、警情较多。金田警务工作站地处商圈中央,位于坑梓人民路和梓兴路交汇处。

在这个“屯兵点”,深圳市公安局坪山分局坑梓派出所社区队副队长、巡防中队中队长黄立群融合多方力量,建立了一支快速反应、快速处置的应急小分队。金田购物广场面积1.6平方公里,共涉及两个网格、两个警务室和5个物业管理处,拥有9支群防力量共300余人。在设立金田警务工作站前,这9支力量各自守好自家责任田,缺少联动,未形成防控合力。

2020年7月,坑梓派出所在金田购物广场成立金田警务工作站。以该工作站为依托,黄立群牵头组建“应急小分队”“十户联防”安保力量,通过日常培训、应急拉练等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商圈安保水平。黄立群介绍说,他们采用固定点位值守和机动巡逻结合、车巡与步巡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专群结合、条块结合、动静结合的联勤联防的“1、3、5”分钟快速响应机制,并将9支力量的指挥系统融在一起,针对突发事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处置。

有一家手机店的店员曾向屯兵点值班警力报警,店内手机被一名男子偷走,偷盗男子马上逃之夭夭。几乎在屯兵点接警的同时,商圈义警甘锦明、大润家商圈片长邱泽坚听到呼叫指令后30秒内到达现场,并和屯兵点警力控制盗窃男子,随后出警民警将男子带回派出所做进一步调查。还有盗窃嫌疑人在其他地方作案后逃到金田警务工作站辖区,到达后多次踩点准备作案,当看到街面到处分布有警力或群防群治力量后最终打消作案念头。

黄立群

筹建金田警务工作点初期,部分商圈物业管理处的安保力量比较散漫。黄立群说,保安员未经系统培训,没接触过防爆器械,应急处突意识也不强。于是,他组织派出所里技能过硬的专业力量,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逐家进行培训,逐步提升每名保安员的处突技能。为培养保安员的应急处突意识,黄立群又在金田购物广场定时或不定时组织应急处突拉练。

经过系列培训和拉练,金田购物广场“最小应急单元”“最小作战单元”“十户联防”队伍建设逐步走向正规化。在黄立群组建的各类群防群治微信工作群,时常有各物业管理处保安队长分享内保外保演练的图片。群防群治力量的加入,有效提升金田警务工作点应急处突能力,提升见警率,从而压降违法犯罪警情、提高居民安全感。

(原标题《特区卫士丨黄立群:街面“屯兵”联动提升商圈见警率》)

见习编辑 饶欢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范锦桦 关越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通讯员 边夏 谢燕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