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评 | 劳动教育,永不过时
读特评论员 王森
2020-07-16 07:39
收录于专题:特评

日前,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大中小学需要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相关文件还要求,各方应丰富、拓展劳动教育实施途径,推动劳动教育与时俱进。

教育部门重提劳动教育重要性,并出台细则推动相关课程落地,针对的是一个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轻视劳动甚至蔑视劳动者的不良风气,校园也难独善其身。过去,学生参与大扫除是常态,而现在很多地方是家长代劳,还有人雇“阿姨”来做。老师问长大想做什么,得到的答案令人哭笑不得,涉世未深的孩子竟脱口而出“想当贪官”,因为可以不劳而获。还有些所谓的“贵族学校”,打着“精英教育”的旗号,教育学生要做一个不用劳动的“人上人”。这种现象,让人忧心、痛心。

社会风气影响是一方面,劳动教育内容、形式陈旧,甚至有些脱离实际,也是劳动教育效果被弱化的原因。提劳动教育,有人会想起上世纪50年代兴起的“学工”“学农”。可产业高度现代化的今天,让没有经过职业训练的学生做工,恐怕是给工厂添乱;去乡下务农也不现实,有的城市群周边,连农民都把地承包出去了。照搬过去的模式,确实不再适宜。也有人认为,即便让学生在校参与清洁、打饭等劳动,也是“形式大过内容”。所以,就有人想当然认为“劳动教育已经过时”,与其让孩子参与劳动,还不如多做几套题、多看几本书,这不也是“脑力劳动”吗?

事实上,过时的只是形式,劳动教育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更不该被认为是“过时”的。《指导纲要》的出台,就是要打破劳动教育原有的条条框框,重新发掘劳动教育的本质。学生文化课程的学习,固然也是一种劳动,但只有接受系统的、时新的劳动教育,在参与更社会化的劳动中,学生才能将视野放宽,深刻认识劳动的意义,形塑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要全方位提升学生能力,劳动教育也是一门必修课。劳动就是创造,学生以劳动为中心沟通科学文化知识,更能发扬个性,找寻自我,激发创造力。

人类通过劳动改造世界,劳动创造了时代,劳动本身就是最“时髦”的。劳动教育要符合现代教育的需求,“劳动课”就必须接地气、重实干,劳动教育要把社会的劳动需求、热点的劳动问题带进课堂。

就像50年代,“学工”“学农”运动结合了当时国家迫切实现工业化、走进现代化的主旋律;现在,“工”“农”的面貌早已改变,国家的发展目标也大大不同,方法就要有所改进。其实,当代“工”“农”身上,可以学的地方更多了。现在,劳动者的劳动环境更好了,劳动形式也有所变化,不单是体力劳动,而成了体力与脑力结合的劳动者。让学生去认识新兴职业的劳动,参与更加多元形态的劳动,更符合教育规律,效果也会更好。比如,当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其实就是劳动教育。又如,体验一回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的工作,学生力所能及,便利也有趣味,潜移默化中,更增进了对现代城市生活的理解。

当然,劳动教育也不能只局限于“行”。陶行知先生是我国最早倡导劳动教育的先驱,他提出劳动教育要遵循“行-知-行”循环的逻辑。实践是首位,但是在劳动中获得知识,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培养,更为重要。劳动教育不能光说不做,也不可以光做不说。轻视劳动甚至鄙视劳动,是不少社会问题的根源。学校在推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牢牢坚持正确价值导向,摒弃那种伪“精英价值观”。劳动教育,也是国情教育的一部分。无须讳言,还有不少劳动者生活境遇不够好,劳动环境还不够公平,有些人的获得与付出不成正比。劳动教育必须关注并聚焦这些现实问题,培养为民情怀,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当前劳动者面对的现实问题,鼓励他们为促进劳动公平、提升人民福祉而奋斗。

人类无时无刻不在劳动,劳动教育永远不会缺少素材。建立更专业的劳动教育队伍,聚合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力量,才能推进劳动教育实践的多元化,保证劳动教育时教时新。这样,更鲜活的劳动教育,必将培育出更全面的人才。

编辑 关越

(作者:读特评论员 王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