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通报一起48人食物中毒事件

​读特记者 刘良龙
2020-07-15 22:28
摘要

​ 7月15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在其官网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2020年6月(6月1日零时至6月30日24时),全省21个地市除新冠肺炎疫情外报告1起一般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事件为广州市黄埔区报告的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发病48例,无死亡。

7月15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在其官网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2020年6月(6月1日零时至6月30日24时),全省21个地市除新冠肺炎疫情外报告1起一般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事件为广州市黄埔区报告的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发病48例,无死亡。

据介绍,副溶血性弧菌是引起广东省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据广东省疾控中心监测,广东每年都发生因感染副溶血性弧菌而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每年5~11月是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多发季节。感染副溶血性弧菌后,其最典型的症状是脐周绞痛。副溶血性弧菌主要来自海水以及鱼、虾、蟹、贝类和海藻等海产品;存活能力强,在抹布和砧板上能生存1个月以上,海水中可存活47天;不耐热,在90℃的水里持续一分钟就会死亡。

据了解,副溶血性弧菌中毒的原因主要包括:生食海产品,烹调海产品时未烧熟煮透,熟食制品因保管或操作不当被污染;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中毒潜伏期自1小时至4天不等,多数为10小时左右,以急性起病、腹痛、呕吐、腹泻及水样便为主要症状。腹痛的主要特点是上腹或脐周剧烈绞痛,一般呈阵发性。中毒的重症患者会因脱水造成休克。少数病人可出现意识不清、痉挛、面色苍白或发绀等现象,若抢救不及时,呈虚脱状态,可导致死亡。

如何预防副溶血性弧菌中毒?广东省疾控中心专家提出四大对策:一是用于加工海产品的器具必须严格清洗、消毒。加工过程中,生熟用具要分开,防止交叉污染。二是进食海产品前应煮熟煮透,尤其注意不能生食海产品。三是副溶血性弧菌对酸敏感,因此可在烹调海产品时加一点醋。四是食品煮熟至食用的放置时间不要超过4个小时,隔餐的剩菜食用前应充分加热。

编辑 张克

(作者:​读特记者 刘良龙)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