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创新再出发,东莞松山湖四大片区党委成立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秋伟 文/图
2022-06-01 19:16
摘要

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阵地上的堡垒,堡垒强则阵地坚。

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阵地上的堡垒,堡垒强则阵地坚。为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在新赶考路上夯实基层战斗堡垒,2022年,东莞市松山湖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创新再出发,将辖区范围划分为北部、中部、南部和生态园四个片区进行区域化管理。

5月31日,松山湖举行基层治理片区党委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北部、中部、南部、生态园四个片区党委正式成立,标志着松山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开启新征程。

东莞市委副书记、松山湖党工委书记刘炜,松山湖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欧阳南江,松山湖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各片区党委书记、专职副书记、专职委员,以及各片区科研平台、企业、学校等单位代表出席活动。

四位一体探路基层治理创新

近年来,松山湖实现由“园”到“城”的精彩蝶变,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起步成势,对各类优质创新要素的集聚效应越发显著。

目前,园区人口规模已达36万、市场主体近1.4万家,且众多高科技企业、高层次人才加速聚集,对基层社会治理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挑战,建立适合松山湖高质量发展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规范运行机制正当其时。

成立片区党委,就是松山湖基层社会治理改革的一次创新性探索。通过把园区划分为北部、中部、南部、生态园等四个片区进行区域化管理,推动片区党委与阳光雨服务中心“二合一”运作,松山湖将着力把片区打造成为管委会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向基层延伸的“触角”,以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

刘炜表示,松山湖基层治理片区党委的成立揭牌,既是松山湖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提升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工作部署的重大举措,也是松山湖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的关键一招。

对于片区党委的工作,刘炜现场提出了五点希望:

一是强化担当使命,紧密围绕党工委、管委会决策部署,把片区工作做实做细;

二是深入扎根基层,切实当好企业的“服务员”、人才的“勤务员”、群众的“贴心人”;

三是勇于改革创新,在服务企业群众过程中探索出一条统筹疫情防控、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和高效服务的基层管理新路径;

四是强化共治共享,广泛调动片区企业、科研单位等力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为东莞高标准建设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五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勇于探索、守正创新,真正成为一支企业拥护群众拥护的基层管理队伍。

以清单制为企业及群众提供更优服务管理

根据近期出台的《松山湖高新区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松山湖将以党建引领“区域化治理”理念为指引,建立健全完善的风险排查、矛盾调解、多元治理、应急处突、平战结合等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松山湖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为园区企业及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片区成立后,将成为松山湖最接近群众的服务单元和引领松山湖发展最具活力的细胞,充分发挥基层力量,协助职能部门拓展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的广度和深度,通过依托“阳光雨”党群服务中心,实施“片区服务清单”,将服务、管理力量送到居民身边。

目前,松山湖已梳理出片区服务清单72项,包括组织建设类、便民服务类、企业服务类、日常巡查类、纠纷调解类、宣传教育类、应急处置类和疫情防控类等八类,以及“智网工程”入格事项。通过实施“片区服务清单”,联动服务基层的资源和力量,把党建、政务、民政、城管等各种服务资源集聚到片区,构建片区联动多元综合治理机制,保障片区党委等主体有序参与治理。

根据园区现有人口、地理、产业以及未来规划,四大片区整体按照“尊重传统、创新发展、方便群众、便于管理”的总体要求划定,接下里,各片区党委将结合人群、产业等片区特点,因地制宜探索实施个性化的片区服务管理。

(原标题《四大片区党委成立!东莞松山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开启新征程》)

编辑 董雯静审读 刘春生审核 特区报-桂桐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秋伟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