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不缺席,父母如何开展指引?广东省名校长来支招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2022-05-28 22:29

日前,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将劳动课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自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传统工艺制作”等劳动内容,将进入全国中小学课堂,这一消息引发社会的关注和热议。而在深圳不少中小学早就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将农场、果园、菜园开进了校园,在校内给学生们打造了良好的劳动氛围。但劳动教育要想取得育人实效,光靠学校里的劳动课程还不够,还需要家庭的共同参与。

在第27期家庭教育大讲坛中,麓城外国语小学校长、原荔园小学校长、全国优秀教师、广东省名校长邬丽萍,作为本次主讲嘉宾,向家长分享劳动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邬校长从四个方面来介绍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第一,新时代开展家庭劳动教育的背景和意义。第二,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劳动素养。第三,在家庭劳动教育中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第四,家庭劳动教育让孩子拥有幸福生活能力。


家长在孩子劳动素养提升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如今大多数家长会认为,学习才是孩子的任务,不舍得让他们进行家庭劳动。大数据更是表明,我国学生参加家庭劳动的比例不容乐观,每周家务劳动的时间是远远不足的。邬校长认为,劳动教育的缺失,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对中小学生而言,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的劳动教育,不仅能让他们获得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更能磨练意志品质、培养责任担当,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此,邬校长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告诉家长们想要培养孩子优良的劳动素养,学校、家庭和社会需要互相配合,共同助力孩子的发展,达到“1+1>2”的效果。

家庭劳动教育需按照孩子学龄段进行科学规划

在学前阶段,父母要重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自己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进食,帮助家人摆好碗筷、给自己穿衣服等。

在义务教育阶段,家长主要引导孩子进行家务劳动,包括整理房间、打扫卫生,器具维护、美化家庭、烹饪帮厨等。家长可以根据劳动课程列好的劳动清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完善,让孩子形成劳动的好习惯。初中阶段的家长尤其要鼓励孩子参加集体劳动。邬校长提出,初中的孩子处于责任心发展的关键阶段,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积极的集体生活态度,鼓励孩子在集体中承担角色和责任,注重孩子在集体劳动中发展道德品质。

到了高中阶段,家长要鼓励孩子参加志愿服务。邬校长指出,这个阶段,家长常常过于注重高考的准备,忽略了孩子劳动素养的养成。其实,参加志愿服务劳动,可以促使孩子更好地融入成人社会,为进入社会做准备。所以家长要积极为孩子创造志愿服务的机会。

孩子不爱劳动怎么办?别急 !养孩子劳动习惯有“妙招”

通过上面的学生劳动状况调查不难发现,孩子们参与家务的频率较低。如何改善这一状况呢?

邬校长给出了一些锦囊妙计,总的来说就是家长退一步,孩子进一步。

让孩子自主安排家务计划,而不是被家长安排督促做家务;让孩子轮流干些家务活,比如家中有多个孩子的,可以让孩子们轮流做家务,互相学习和分享,去感受劳动的快乐;真心表扬做家务的孩子;当孩子在做完家务后受到充分的肯定,会更有积极性,更能感受劳动的成就感;家长要让孩子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在实际操作中,家长要肯定孩子的劳动对家庭的贡献;家长要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权利,这是尊重孩子的一种表现;家长可以把任务细化,并做示范;家长要忘记“完美主义”,给孩子提供适当的工具,给孩子提供发展的空间。敢于放手让孩子去做,不要时时刻刻盯着,这样孩子才能越做越好。

在家庭劳动教育中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观点。在生活劳动中既能收获成长又能体验劳动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家庭责任心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养成。此外,这些源于家庭的劳动,能够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不易,懂得体谅他人,珍惜生活,在家庭劳动中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在孩子参加家庭劳动时,家长要相信孩子的动手能力,多给予表扬,在劳动过程中,也是家长和孩子交流的好契机。同时打造整洁有序的家庭生活也能让家庭氛围更加和谐,有爷爷奶奶在的话,不妨让他们也见证孩子的成长。

家庭劳动教育让孩子拥有幸福生活能力

国外调查显示,拥有家务能力的孩子在生活中生存能力更强、生活更加井井有条,幸福感也更高。

这是因为做家务能培养孩子自信心和责任心,促进人际能力的发展,改善情绪状态,促进情绪健康,增强心理韧性或意志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劳动素养是进入社会必不可少的素养,当孩子体会到了劳动带来的参与感、成就感和价值感,统合在一起就是慢慢的“幸福感”。

在讲座最后,邬校长鼓励家长和她一起,努力引导孩子成为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时代新人。

(深圳广电供图)

(原标题《劳动教育不缺席,父母如何开展指引?广东省名校长来支招》)

编辑 吴徐美审读 吴剑林审核 新闻网-曹亮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