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奋斗目标 光明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奋强 通讯员 杨明玉
2022-05-26 11:46
该文章被2个专题收录
摘要

放眼深圳西北聚光灯下的这片热土,光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按照省委“1+1+9”工作部署、市委“1+10+10”工作安排,锚定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奋斗目标,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加快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光明感恩奋进再出发的关键一年。

放眼深圳西北聚光灯下的这片热土,光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按照省委“1+1+9”工作部署、市委“1+10+10”工作安排,锚定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奋斗目标,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加快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

光明区全力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加快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

光明立足实际,持续发力,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这篇大文章。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全力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的工作部署,按照《深圳市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的若干措施》文件精神,3月26日光明区适时印发实施《光明区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的若干措施》,从稳预期稳增长出发,有所作为,以有限的财政资金引导与撬动社会资本支持企业发展。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扩内需、促消费的工作部署,按照《“乐购深圳”消费券发放工作方案》要求,紧随其后又印发实施了《2022“畅享光明”促消费活动工作方案》,推出“汽车欢乐购”“美食光明行”“光明出游季”“光明轻松购”“数币享不停”等五大主题促消费活动,积极引导消费需求和供给,形成全面促进消费的良好舆论氛围。光明区主动服务市场主体,积极纾困解难,各项举措走深走实,赢得了多方赞誉。

政策礼包

形成市区合力助企纾困的光明格局

为落实好市级纾困政策,形成市区政策合力,光明区于3月26日印发实施《光明区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的若干措施》。这一实打实的“政策礼包”,包括免租减租、融资降本、用工稳岗、稳链稳产、文旅纾困、餐饮稳企、防疫保障、防疫科技攻关等八大类12项具体措施。

街道营商环境办商贸及企业服务组负责人一行走访广业电子有限公司,宣传市区惠企政策,督促企业落实防疫主体责任,协调解决发展问题。

一、免租减租支持。

1.制造业小微企业、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承租区政府以及区属独资、全资、绝对控股国有企业的房屋,免除3个月租金、再减半收取3个月租金。

二、融资降本支持。

2.对辖区中小微企业在2022年4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获得的新增贷款(展期视同新增),按实际支付利息的20%给予贴息支持,贴息期限不超过6个月,单家企业最高10万元。

三、用工稳岗支持。

3.对受疫情影响招工困难的企业,每月提供校企对接、招工引才对接、劳务输出地招聘、线上招聘、校园招聘等服务;对有培训需求的企业,提供“送培训进企业”“云课程”等订单式公益培训。

四、稳链稳产支持。

4.依托光明区企业服务门户建立企业纾困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多部门联动协调解决企业供应链堵点问题,保障重点企业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

5.对辖区大型工业企业积极扩大对辖区中小微工业企业采购规模的,按照其2022年4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采购金额同比新增部分给予一定奖励,单家企业最高50万元。

6.对在政策有效期内新纳入全国大型制造业企业供应链体系的中小微企业,按照其在2022年4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向全国大型制造业企业供货金额予以一定奖励,单家企业最高50万元。

五、文旅纾困支持。

7.对主动配合疫情防控、在条件具备时恢复经营的景点景区、旅行社,按照其在2022年4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营业额予以一定支持,最高20万元。

8.对主动配合疫情防控、在条件具备时恢复经营的电影院、剧院等文化经营场所,按照其2022年4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实际支付租金总额的20%给予支持,最高20万元(已享受第一条免租减租政策的除外)。

六、餐饮稳企支持。

9.对主动配合疫情防控、在条件具备时恢复经营的限上餐饮企业,按照其在2022年4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营业额予以一定补贴,单家企业最高20万元。

七、防疫保障支持。

10.对从业人员超过500人的企业,定期提供上门免费核酸检测服务;对其他中小微企业,就近提供便利免费核酸检测服务。

11.支持企业购买防疫保险,增强应对疫情风险能力,对2022年4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购买防疫保险产品的企业,按照其实际支付保费的50%予以支持,单家企业最高5万元。

八、防疫科技攻关支持。

12.对在新冠药物、检测试剂、消杀技术、临床救治等疫情防控重点领域开展研发的企业,其产品在2022年4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获批上市推广使用的,每个产品给予最高50万元资助,单家企业最高100万元。

对国家、广东省、深圳市出台的相关支持政策,从其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同类政策标准不一致的,按照从高不重复原则最大力度支持企业发展。对需要出台申请指南和操作指引的政策,由相关责任单位另行加快制定并组织实施。该措施自发布之日起实施,除已有明确期限规定外,有效期截至2022年6月30日,申请期截至2022年7月15日。

走深走实

引导撬动社会资本支持企业发展

紧锣密鼓,求真务实。

记者注意到,出台实施的光明区“12条”措施更多是从稳预期稳增长出发,主要以有限的财政资金引导与撬动社会资本支持企业发展。

光明区“12条”措施中有10条措施需要出台操作指引,涉及的10个操作指引已于4月15日全部发布。区政府物业免租减租支持、区属国企物业免租减租支持、融资降本支持、用工稳岗支持、稳链稳产支持2个、文旅纾困支持(2条措施合并出台1个操作指引)、餐饮稳企支持、防疫保险支持、防疫科技攻关支持。同时,光明区发展改革局始终积极推动申报指引在“深i企”“深圳光明”等平台发布。

在采访中,记者特别注意到,光明区“12条”中共有9条措施涉及资金支持,预计为市场主体减负7887万元,其中4382万元通过租金减免方式实现,另外3505万元为新增财政资金支出。截至5月17日,“免租减租支持”方面,累计减免租金约3864万元、受益市场主体数量534户。“用工稳岗支持”方面,累计收到“用工稳岗支持”活动申请企业62家,累计为88家次企业提供线上招聘会、校园招聘会、招工引才对接、送培训进企业、云课程等服务。“稳链稳产支持”方面,已梳理辖区210家产业链、供应链企业,建立了产业链供应链企业清单,形成了定期更新动态服务机制,多部门联动协调解决企业供应链堵点问题,保障重点企业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防疫保障支持”方面,光明辖区超过500人的企业共80家,各街道、社区已结合企业诉求,就近设立核酸检测点,提供便利化核酸检测服务。其余8项均为事后资助措施,已全部在“深i企”平台加载“申报入口”,除防疫科技攻关支持计划在2022年7月1日至7月15日、2023年1月1日至1月31日分两批受理外,其余7条计划2022年7月1日至7月15日集中受理,因此目前暂无企业享受。

为方便辖区各类市场主体读懂政策,光明区积极与“深i企”团队沟通,梳理各条措施的支持对象、支持力度、申请时间等,形成申报要点图,发动各单位在各企业群广泛宣传,确保市场主体应知尽知、及时申报。

走深走实,务求实效。下一步,光明区将多措并举,三管齐下,一是按照区“12条”要求,做实做细用工稳岗支持、多部门联动协调解决企业供应链堵点问题、提供便利化核酸检测服务。二是按照“免申即享”要求,逐步核查需进一步减免租金的租户数量和金额,有序推动免租减租支持落地,预计6月底基本落实。三是针对暂未能落实的8条资金支持措施,做好政策宣传及解释工作。

惠泽企业

尽最大努力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光明区锦田湾幼儿园相关负责人此前在媒体采访时表示:疫情期间,光明区政府向我园拨付了纾困资金18.9万元,全部用于发放教职工工资;发放了从教津贴50.94万元,稳定幼儿园教职工队伍;还提前拨付了普惠园部分奖补资金42万元,保障了幼儿园的平稳运转,同时也及时为在园儿童发放了成长补贴。政府在疫情防控期间对民办幼儿园的帮扶,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政府给予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使得我们对抗疫情的信心更加坚定,团队人心聚拢,为幼儿园的持续健康发展继续努力。

据悉,光明区教育局根据《深圳市关于印发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件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光明区民办幼儿园的扶持政策,按照4500元/月,补助3个月的最高标准给予发放,全区总共37所民办幼儿园,均符合发放条件,共发放了670.95万元,资金用于疫情期间教职工基本工资支出,要求各幼儿园严格按照规定的资金用途使用,切实把补助政策落实到位。截至今年4月,就提前发放了幼儿园教师长期从教津贴,放宽普惠园奖励性补助使用范围,给民办幼儿园发放疫情物资等纾困举措,切实保障民办幼儿园平稳运转、持续健康发展。

助企纾困,国企力行。光明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4月7日该局出台《光明区国企房屋租金减免政策操作指引》,并在光明区政府在线、深i企对外挂网。4月11日,该局向各区属国企下发《光明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关于2022年区属国企房屋租金减免操作实施细则的通知》。与此同时,该局于3月30日、4月11日、4月18日,3次召集各区属国企召开租金减免工作专项研讨会和推进会,解读学习政策、梳理疑难问题、推进落实具体工作。

各区属国企按“免申即享、应享即享快享、就高不就低,尽最大努力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原则严格执行政策。截至5月13日,各国企共减免服务业、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491户,合计减免金额3636.85万元(不含国企代管的政府配套商业减免数据),已完成报送区发改局的预估目标(3632万元)。

记者发现,《2022“畅享光明”促消费活动工作方案》推出以来,从4月30日开始实施的“汽车欢乐购”促消费主题活动,首先就带旺了光明区的汽车购销市场。来自光明区商务局的统计数据表明:4月30日至5月18日,光明区18家汽车经销商(小鹏汽车暂未实际销售)共计销售车辆2540辆(订单),销售额约5.9亿元,客户到店量1.8万批次,符合申请补贴开票车辆948辆。

光明科学城启动区脑模拟与脑解析、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大科学装置。

稳岗支持

持续助力就业服务用工保障

5月13日,光明区技能人才校企合作交流会举行,活动精选全国各地19所职业院校及华星光电、迈瑞生物等24家辖区优质企业参加,现场签订校企合作协议6项,输送技能人才3374名。

这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举办,其中10家院校线上参会、9家现场参加。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深圳技师学院等学校展示了专业设置、技能人才培育、人才输送等情况,迈瑞、华星光电等企业介绍了技能人才需求、培育等情况,促进校企双方加深了解,进一步推动校企深度合作。

据了解,2022年初疫情发生后,光明区人力资源局及时制定了用工稳岗支持政策,纳入到光明区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的若干措施,从全区层面推进,对受疫情影响招工困难的企业,每月提供校企对接、招工引才对接、劳务输出地招聘、线上招聘、校园招聘等服务;对有培训需求的企业,提供“送培训进企业”“云课程”等订单式公益培训。

设置区街两级就业服务专员,按天跟进企业需求。每天与企业动态对接,精准采取措施、链接相关资源,保障企业用工。建立用工台账,在春节前,通过广泛发放调查问卷、与重点企业座谈、直接走访企业等形式,精准掌握企业的用工需求,精准制定招工对策措施。搭建线上服务专区,在光明就业网设置企业用工需求收集专区和服务热线,广泛宣传光明就业网,发动企业线上发布缺工岗位,安排专人每天收集整理企业发布的岗位信息,分类梳理跟进。建立重点企业分级分类用工服务机制,设立百强、规上、制造业、服务业等11个包括各类别、各层次企业的服务群,分级分类跟踪企业用工情况,每天提醒群内企业报送当日缺工信息。汇聚区街工作合力,与区、街道企业服务部门加强分工协作,互通共享收集到的企业用工需求,增加信息来源、扩大服务覆盖面。督促各街道就业部门每天通过走访、电话等方式统计辖区规上企业缺工信息,动态更新需求台账。截至目前,共收集585家企业55564个岗位信息。

全面开展线上就业服务。发挥光明就业网“主阵地”作用,网上举办重点企业专场、春暖光明、南粤春暖、春风行动等丰富多彩的线上招聘活动22场,发动607家次企业参加,共发布岗位5.7万个。积极向省级平台“借力”,协调省级技能人才就业服务平台“广东技工在线”,合作开展2022“春暖光明”人才线上招聘系列公益活动,已发布光明区477家企业的岗位2.6万个。组织企业参加外地线上招聘会,精选光明区优质企业岗位,推送到贵州遵义、广西田阳等劳务协作地,参与当地线上招聘会。联合汕尾城区举办对口帮扶劳务协作大学生专场网络招聘会,发布光明区243家企业26190个岗位。举办直播带岗活动,发动维珍妮、源丰光彩等7家企业积极参加市人社局线上招聘会、直播带岗活动,共发布岗位600余个。上线丰富多彩“云课程”,挖掘全国范围专家、教师资源,在“光明就业网”上线“云课程”公益培训栏目,共链接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数字技能、农村电商等24个大类远程职业培训课件2000多个,让辖区居民足不出户,在线可享受名师授课,免费学技能提升技能,累计培训3389人次。

积极筹备线下招聘及用工保障活动:组织参加外地线下招聘,目前已分3批次推送了湖北江陵、湖南隆回、海南昌江等12省27市的82场招聘活动;协助深圳湾实验室、深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技术创新研究院、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光明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等科研院所对接优质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助力其引才纳才。5月15日,组织8家合成生物学企业参加南方科技大学校园招聘会,共收到简历90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9人;5月17日分别在光明街道白花社区、玉塘街道玉律社区开展为期一周的线下招聘会,现场共40家企业发布就业岗位近900个。

编辑 姚静霞  审核 麦苗茵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奋强 通讯员 杨明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