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论见 | 新闻报道中若干容易用错的字词解析
2022-05-25 15:07
收录于专题:新传播

□ 伊  诺

减少和避免文字差错,做到语句流畅、言词准确,是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各类新闻评奖活动,也在文字质量把控等方面加强了管理。本文对新闻报道中常见的字词差错进行分类、解析,帮助大家在新闻报道中表达得更准确、顺畅。

【关键词】差错率   表达差错   新闻奖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曼妙的舞姿、精彩的表演,演员的一招一式、一言一语都透出功夫。写就一篇好的报道、创作一个爆款作品,就如同演好一台戏,应具有经过苦练积累的功夫才行。

如果说对题材的得当抓取,对新闻价值的精准表达,对新媒体语言的很好把控,是作品成为爆款的主要因素的话,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说,把握文字的细节,让语句流畅、令言词精准,也是爆款作品不可或缺的因素。

最近几年,从中国新闻奖到各省市级新闻奖,以及各种专业的新闻评奖,均将作品对文字细节的把握,对语句的精准表述,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作品中有文字瑕疵、有表述差错的作品,做出降低等级的处理,甚至一票否决,取消作品评奖资格。

深圳报业集团紧跟时代步伐,在季度新闻评奖中,很早就增加了查错环节,即每期参评作品提交审核完毕,不是马上进入评奖环节,而是邀请集团几大报网的资深审校人员先行审读查错,并对差错的严重程度以及对作品评奖的影响程度加以评判,作为评奖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

通过审校人员查错评估、再反馈给参评者的形式,让参评者对自己的作品有一个再认识,特别是在文字的把握上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效果明显,带动了新闻编采人员对文字和一些知识性表述的重视,参评作品的差错率逐年下降。

笔者通过参加近几年的查错发现,有些差错是疏忽造成的,这种情况在参评深圳报业集团季度新闻奖的视频作品中多发,比如视频中的字幕或者人物对话出现错字漏字的情况,只要仔细检查是可以发现和避免的;有些差错则是对字词的理解模糊造成的,作者根本就不知道错在哪里,比如对“昨日黄花”等的错误运用。

下面将这几年尤其是去年以来,在深圳报业集团季度新闻奖查错和审读日常报道稿件中,发现的一些共性差错,以及一些因概念模糊而容易产生的差错,分门别类地“摆”出来进行分析,以期帮助大家减少和避免差错。

一、“省”“市”“区”的多用与少用

省、市、区是行政级别,对省、市、区级行政单位的表述,不可缺少行政级别。比如“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也就是“深圳市消委会”,不可缺少“市”而简略成“深圳消委会”。同样“深圳市交通运输局”不可写成“深圳交通运输局”。

而在表述领导职务时,有时是不能多加或减少“省”“市”“区”的。比如“深圳市委书记”,不能写成“深圳市市委书记”,“深圳市市长”不能写成“深圳市长”。

二、固定语句使用随意

对固定的语句,要知晓如何正确地表述,包括“全称”和“简称”,使用时不可随意地“加”或“减”。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不可缺少“中国特色”而写成“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也不可缺少“社会主义”而写成“中国特色先行示范区”。但可以用正确的简称“深圳先行示范区”代指全称。再比如“深圳经济特区”可以写成“特区”这个特指的简称,“特区精神”即是很好的表达。但一般不主张简略成“深圳特区”,缺少了“经济”这个特区的属性。

三、历史概念模糊

“祖国70岁了”“献给祖国70岁华诞”,每当迎来重要的国庆节点,就会出现类似的表达。仔细分析这种表达是不对的,伟大祖国人杰地灵、地大物博,已经有悠悠五千年的历史。所以说,“十一”不是祖国的生日,而是新中国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日。正确的表达是“新中国70岁了”“唱一首最美的歌,献给新中国72岁生日”。

四、词意理解错位

对词意理解错位而引起差错的,大多是作者自身不知晓,理所当然地运用。这里比较明显的例子是“雄关漫道”与“明日黄花”。“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是毛泽东主席诗词“忆秦娥·娄山关”中的句子。诗句的意思是,不要说娄山关坚硬如铁难以逾越,而今我们重整旗鼓向前走。这里的“漫道”是莫说、不要说的意思,“漫”等同于“莫”;“道”不指“道路”,而是“说”的意思。错误的理解:“漫道”谓之“漫漫长路”。前些年有一部电视剧就叫《雄关漫道》,让许多观众产生偏差的理解。

“明日黄花”在运用中,被多次改为“昨日黄花”。“昨日黄花”也成为一个高频的错词,包括一篇分量很重的参评作品中,也出现过这个差错。

其实“明日黄花”这个词是有来头的。在宋代诗词大家苏轼的一首《九日次韵王巩》中,有这样的句子:“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其中“明日”指重阳节过后,“黄花”是指“菊花”。诗的意思是,重阳节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消息,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而不少人则认为,“明日”的才是新鲜的,“昨日”的才是过时的,就“自作主张”地将“明日黄花”改成“昨日黄花”,让明理的人笑话。

五、错用词组或成语

用错词语或者成语,在稿件中并不少见,这是因为对词意的理解有误造成的,大多是表面上的理解而不解深意。其中将贬义词当成褒义词运用的情况多见。比如对“弹冠相庆”一词的运用,全国多家报刊出现过错误的表述。

“弹冠相庆”一词,出自《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弹冠,指拂去帽子上的尘土,准备做官),指官场中一人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祝将有官可做。

通过上面的文字知晓了“弹冠相庆”的来由与词义,可见“弹冠相庆”一词是贬义词。比如“这个科研成果获得了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课题小组成员‘弹冠相庆’”。表面上看这句话似乎没什么问题,但深究“弹冠相庆”一词本意,明显就不合适了。

六、阿拉伯数字的错用

有些带有数字的词,是不可以用阿拉伯数字代替的,应该用汉字表述,这是一种从古代传到现代的固定的用法和词组,不能随意改动。比如,“七十二变”不能写成“72变”。同样道理,“十八罗汉”“三百六十行”也不能写为“18罗汉”“360行”。

在表述干支纪年的时候,也是不能用阿拉伯数字的,一定要用汉字。比如“清康熙二十年八月八日”不能写成“清康熙20年8月8日”。

七、倍数与分数的错用

一般在表述物品价格时,喜欢用数字的倍数来进行比较,但许多人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上涨的价格或者物品增加的重量,可以用倍数来表述;而在下跌或者减少的时候,用倍数表述就不对了。

比如,2021年秋季深圳蔬菜上涨,芹菜每斤10.5元,价格是2020年同期每斤7元的1.5倍。而反过来说,2021年夏季深圳的猪肉价格大幅下降,每斤15元,比2020年每斤30元,降低了一半。或者说,2021年猪肉价格是2020年价格的1/2。

如换用“倍数”的说法——2021年猪肉价格比2020年降低了1倍,就是错误的表述。道理很简单,大数字除以小数字,得出的是倍数;而小数字除以大数字,得出的只能是分数(也可以换做百分比)。

八、同音字词与相近字词的错用

汉字有许多同音字词,同音词或同音字错用也是稿件中常见的现象,更应引起重视。

(一)心率与心律

心率与心律都是反映心脏状态的医学指标,确切地说都是反映心跳的一个指标,虽然词音相同但意思有轻微差别,不细分特别容易混淆。

心率是指心脏跳动的频率,用具体的数字来反映,比如李君的心率是每分钟73下,符合成年男子的心率值,正常。如果说成心律多少下,就错了。心律是指心脏跳动的节律,不用数字来表述,可以说心跳不均匀,忽快忽慢,不正常,叫心律不齐。比如,张君的心律不齐,有偶发早搏现象。

(二)挤兑与挤对

这两个词经常用混,大多时候是将“挤对”写成“挤兑”。 挤兑是指市面银根转紧或者银行信用发生动摇时,持有银行券者到银行“挤着兑现”,是指经济行为。

“挤对”则是人与人之间的某种行为,含有欺负人的意思。比如,他初来一个单位工作不得力,受到了某位同事的挤对,他很郁闷。从例子可以看出,两个词意思不同,应用的场合也不同。

(三)途经与途径

这两个词的错用,一般不是对词意的不理解造成的,而是由于马虎造成的。在许多稿件和单位的公告中,经常将“途经”写成“途径”。而“途径”写成“途经”的时候不多见。提醒一下,在稿件表述路径的时候,注意多看一眼,就不会将“途经”错成“途径”了。

(四)篦子与箅子

这两个词用错的频率比较高,但大多会将“箅子”写成“篦子”,在表述道路施工和水文的稿件里常见此差错。篦子是梳头的工具,属梳子的一种,是齿比较细的梳子。而箅子是专门用来盖下水井口的盖子,一般叫它“雨水箅子”。

(五)老道与老到

这两个词在运用中呈现一边倒态势,几乎都是将“老到”错成“老道”,而将“老道”错成“老到”的则非常少见。

“老道”在字典里解释很简单,就是“道士”。它在应用时单一,具有专一性,故出差错的概率比较低。而“老到”一词在字典里的解释:老练周到,功夫精深。这个词用来形容文笔或者形容人处事的比较多,比如“他的文字优美,文笔老到”“他经验老到,很会处理问题”。

(六)蜇与蛰

“蜇”是蜂、蝎子等用毒刺刺人或动物。再就是某些物质刺激皮肤或黏膜使其发生微痛,也叫蜇。组成句子:这种药水涂在伤口上蜇得慌。

“蛰”字有潜伏的意思,多与其他字组成词,如“蛰伏”“蛰居”。组成句子:像动物冬眠一样长期躲在一个地方,蛰居山村。

“蜇”与“蛰”这两个字不但音差不多,形也差不多,是典型的易错字,许多人将“蜂蜇”写成了“蜂蛰”,还不明就里全然不知,可见用对“蜇”是有难度的。“蛰”字一般错的比较少,更应注意“蜇”字的运用。

作者伊诺系深圳晚报新媒体中心审校组组长

编辑 采访-严偲偲审读 舆情研究部-李诚审核 朱玉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