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报人谈 | 张宇堂:写出老百姓关心的事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焦子宇
2022-05-24 10:01

“一晃40年过去了,当年刚进报社的样子我依然记得。”1981年10月3日,张宇堂专科毕业后,被招聘入职深圳特区报。从资料室的整理员,到政闻部、副刊部记者,再到驻香港记者站记者,几十年来,他一直保持着对新闻的热爱。对张宇堂来说,记者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份事业。

“特区报在我们学校选了4名毕业生,我是其中之一,办公地点在罗湖区的老大楼。”张宇堂对记者回忆道,“当记者,挺辛苦的。当时报社给每位记者配了一辆自行车,我们就天天踩单车采访,后来自行车换摩托车,就更加风雨无阻了。”据了解,张宇堂当时对接的是部队、公安局、民政局和教育等单位,属“线”多人少,报道任务比较重,忙的时候一天要写好几条稿子。有一次因着急回办公室交稿,他没看清面前的玻璃门,“咣——”的一声把头磕破了。

但得益于深圳特区报的权威性和社会对记者的敬佩,报道工作相对顺利。“人们对新闻报道很重视,所以记者去哪都受欢迎,我们跟线上单位也建立了极好的关系。”张宇堂说。

上个世纪80年代,一群有梦想、有憧憬、有激情的人来到这座被称为“改革开放的窗口”的年轻城市,带着对生活的无限想象,用青春打造未来。充满朝气、富有活力是张宇堂对深圳的感触。“《东方风来满眼春》一经刊出便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各地都派代表团来深圳参观,那个时候我光去帮大家办通行证就忙得不可开交。”

把“重要的”做成“需要的”,把“有意义”做得“有意思”是张宇堂对新闻报道的理解。“新闻要写出老百姓关心的事情,而不是单纯地宣传,走心才能出精品。”5年前,他从新闻一线退休。36年站在“现场”,有过表扬也有过被威胁,但他从没想过离开。“当记者让我有一份荣誉感,因此,这么多年就一直坚持下来了。”他笑着说。

(原标题《老报人谈 | 张宇堂:写出老百姓关心的事》)

编辑 (冻结)吴徐美审读 吴剑林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特区报-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焦子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