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报人访谈 | 罗月娟:向事实真相溯源

深圳特区报记者 樊怡君
2022-05-24 09:39
摘要

时任深圳特区报副总编、主管《深圳风采》的许兆焕了解后,派出罗月娟和实习摄影记者陈忠群,深入黄贝岭村走访居民,实地观察各大场所,历时10天,撰写出一万余字的长篇通讯,还了黄贝岭村清白

在深圳特区报创刊40周年公益慈善答谢活动现场,记者见到了罗月娟。站在明亮的舞台中央,她接过表彰老报人的“春华奖”奖牌。

1981年8月,罗月娟毕业后,分配至深圳特区报社工作,参加报纸第五期试刊,也是最后一期试刊。报社将她与同事黄瑞云安排至深圳市委宣传部五楼资料室办公,与彼时在宣传部工作的彭茂光一道,为《深圳特区报》世界经济版搜集素材,编写稿件。那里有大量港澳台、东南亚报刊,是世界经济版重要的信息来源。正式创刊的《深圳特区报》共计四版,其中世界经济版属全国首创,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引起热烈反响,收获许多好评。

1987年,罗月娟从深圳特区报世界经济部调入深圳特区报主办刊物《深圳风采》,任记者、编辑。上世纪80年代中叶,一些人无中生有,将黄贝岭村渲染成“二奶村”。时任深圳特区报副总编、主管《深圳风采》的许兆焕了解后,派出罗月娟和实习摄影记者陈忠群,深入黄贝岭村走访居民,实地观察各大场所,历时10天,撰写出一万余字的长篇通讯,还了黄贝岭村清白。该通讯在《深圳风采》发表后,于1995年10月1日在《深圳特区报》刊发,随后《人民日报·海外版》《经济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香港文汇报》《大公报》等争相摘登,报道获得了第二届广东省期刊优秀作品评选三等奖。“这使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作为记者的社会责任。”罗月娟说。

后来,罗月娟调至深圳特区报新闻研究中心,并参与各类书籍的编辑出版,至2017年11月退休。“我一直爱好诗歌散文,如今有了闲暇,可以随性创作,并与花草为友,与亲人相伴,实为人生乐事。”她说。

(原标题《老报人访谈 | 罗月娟:向事实真相溯源》)

编辑 吴徐美审读 吴剑林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特区报-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樊怡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