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增进民生福祉,让市民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佛山日报 王旖荻
2022-05-16 08:05
摘要

过去五年,对于佛山而言,可谓惊心动魄与波澜壮阔交织,艰苦卓绝与成绩卓然相伴。

过去五年,对于佛山而言,可谓惊心动魄与波澜壮阔交织,艰苦卓绝与成绩卓然相伴。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复侵扰、外围经济环境走弱向下等大势压力下,佛山依旧迈出坚实步伐,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破万亿元大关的历史性跨越。

在经济高速奔跑的每一个脚印中,皆可窥见民生的影子:

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七成,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试运行)总里程由21.5公里增至81.7公里;高水平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城镇新增就业44.9万人;坚持教育优先,新增基础教育学位27.4万个;解决7.4万户家庭住房困难……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过去五年,佛山市委、市政府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用高标准、高要求推动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着力破解民生难题,让逾961万佛山市民共享触手可及的幸福生活。

佛山地铁2号线的开通,正给很多佛山人的工作、生活带来新变化。/佛山日报记者吕润致摄

筑牢底气

强化城市安全感

今年4月初,新一波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短短数日,关联个案就达数十例。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自2020年发生疫情以来,佛山始终以最坚决、最严格、最有效的措施抗击疫情。面对本轮更加“狡猾”、来势汹汹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佛山市委、市政府再次果断出击,带领全城上下齐心协力打赢这场硬仗:

2056名流调精干下沉现场,为落实管控、切断传播链抢得先机;

超3.6万人次医务人员、约11万人次社会各界志愿者投身一线,完成超2436.4万人次的核酸采样工作;

各部门加强统筹调度资源,一天内,佛山蔬菜供应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

仅一周时间,佛山就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这一“佛山速度”让市民纷纷称赞:“几乎没有对生活产生影响,在佛山很幸福!”

在乐从文化公园核酸采样点秩序井然,市民自觉保持一米距离。/佛山日报记者周春摄

胜仗绝非偶然。过去五年,佛山始终将安全发展作为基本底线,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科学防范、有效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在持续筑牢的城市安全治理体系下,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更有力的保护。

五年来,佛山运用物联网、视频识别、航空遥感等感知技术,打造“智慧安全佛山”项目,构建起“一网、三中心、一系统”的城市安全治理新模式,借此实现对城市安全风险的24小时不间断监测、智能化预警和快速化处置。目前,该项目已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数据融合共享,为城市安全治理创新提供数据支撑。

正是不断强化的城市安全感让市民有了安居乐业的底气。去年9月,佛山被列为国家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试点城市,“智慧安全佛山”项目获得社会各界高度认可。

佛山开启城市安全管理“智慧模式”。/资料图片

夯实“七有”

让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2019年,佛山率先实施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成为全省首个实施该计划的地级市。三年来,佛山投入16亿元,建设和培育11家高水平医院,重点加强医院科研能力、人才队伍建设,在高水平医院及高水平重点专科建设方面取得多项重要成果。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千家万户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让市民获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是佛山市委、市政府对“病有所医”的切实落地,亦是夯实“七有”工作的其中一项写照。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汇聚民力。市民生活质量体现在政府工作中的每一个微小细节。去年,市党代会提出大力实施“十项民心工程”,将生育、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一体考虑,让幸福生活看得见、摸得着。

作为第一批广东省医养结合示范机构,顺德区均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率先探索健康安居、普惠服务医养结合新模式。/佛山日报记者杨婷摄

十项民心工程,每一项都关乎着群众切身利益:

——实施养育成本减负工程,加快发展公益普惠托育,建设示范性托育机构,加快形成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让更多家庭生得起、养得起,二胎、三胎没问题;

——实施基础教育提升工程,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全面落实“双减”政策,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突出优质均衡,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不少于44.3万个,努力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教育差距;

——实施老人康养工程,扩大养老设施供给,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社区日间照料机制;

……

为全面落实“双减”政策,高明德信实验学校的学生们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种植浇水、松土除草,尽情享受劳动带来的乐趣。/学校供图

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过去五年,佛山始终将这份为民情怀根植于工作中,重点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民生实事项目办成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民生领域,一份份“真情解民忧”的高分答卷频出。

释放魅力

提升人才城市竞争力

全国第17座万亿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五年来,佛山不断释放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同时也在脚踏实地的发展中捧回了一个个“国字号”荣誉。

市民在三水芦苞的花海中游玩放风筝。佛山着力打造市民触手可及的幸福生活。(资料图片)

功夫之城、美食之都的城市文化正吸引着五湖四海的人才集聚于此。佛山招贤纳士的决心从未改变,一组数据就可以看出:

“十三五”时期,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2.5万人,本市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8.7%,出台数十套就业创业文件,累计支出就业创业政策性补贴资金超5.8亿元。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过去五年,佛山全力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扩大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质量。

一方面,佛山从“小切口”着手帮助群众掌握一技之长,推动“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高质量落地实施,成为吸纳就业的“蓄水池”。另一方面,佛山把“双创”工作放在突出位置,通过持续打造“一会一展一平台”,构筑佛山特色“1+5+N”创业孵化体系,构建良好创业生态圈。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工程,承办广东省退役军人“粤菜师傅”技能培训示范班,助力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创业。/受访者供图

随着制造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佛山在抢抓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机遇中,不断吸纳来自海内外的青年科技人才,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同样离不开交通的一份力。“十三五”期间,佛山围绕“打造珠三角湾区西部枢纽城市”的总体目标,协调推进各领域建设,强化交通枢纽功能,优化交通网络布局,全面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城市形态功能品质呈现出新气象新面貌。

佛山公安还在全市14个重点拥堵路口创新设置了待行区,用统一明晰的发光交通标志、地面文字标识等提示市民正确通行。/资料图片

目前,以广佛为核心的“双轴三环九射”高速公路网初步形成,市域“两环四纵五横”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建成。从佛山出发2小时内基本能到达大湾区主要城市。

未来,我们将看到一个更有活力、更有竞争力的佛山。

(原标题《增进民生福祉,让市民幸福生活触手可及|感恩奋进这五年》)

编辑 高原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郑蔚珩

(作者:王旖荻)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