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统筹”,深圳金融行业始终坚守责任,全力以赴加大金融纾困解难力度,不断通过顶层设计、创新服务、强化保障,高效满足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为深圳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多措并举 助力稳大盘促增长
建立从上至下的体制机制,确保金融服务精准落实。作为国有大行,工商银行坚定扛旗,围绕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聚力发力,推动国家经济金融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能力、风险管控水平和改革转型动能,从总行层面明确方向,加大力度,继续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提高小微企业和商户、民生服务等领域减费让利成效。针对民营小微、科技创新、稳链固链、外贸外资等领域强化服务措施,工行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直达性,主要措施包括提高新发放贷款中民营企业贷款占比,进一步扩大服务小微客户的覆盖面,对灵活就业群体加大经营性贷款支持力度,对数字经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对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实施名单制服务,持续加大对外贸领域企业的融资支持等。
浙商银行深圳分行成立由行长刘英明任组长的疫情纾困领导小组,组织专班对专项纾困方案全流程进行标准化梳理,进行“一户一策”会诊并落实差异化处置方案,全力保障企业生产经营。全力主动送政策上门,推政策落地,推动政策红利转化为保市场主体、促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为市场主体用足用活金融政策活下来、立起来、强起来赋能加力。
创新服务 精准触达提升效率
疫情期间,资金周转成了多数小微企业的刚需。浦发银行深圳分行主动对接小微企业,努力扩大普惠金融信贷投放规模,持续加强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
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小微企业,浦发银行深圳分行推出了延期还本付息政策,通过差异化的延期还本、延期付息、无还本续贷服务,缓解小微企业的还款压力,让其保持良好经营节奏。为优化小微企业授信审批流程,该行还为小微企业贷款提供绿色审批通道,在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派驻授信审查审批团队,专职负责小微企业、特别是科创型中小微企业的授信审批业务,提高授信审批效率。
近年来,浙商银行通过“金融+科技+行业+企业”,全力打造“三大平台”、研发分销通、订单通、仓单通、贸融通、货代通等“十大场景应用”、服务医药、运输、汽车、养殖、智能制造等“二十个行业”。通过多种创新方式,有效“滴灌”实体经济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截至4月末,围绕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专项信贷投放金额显著提升。
保障在前 关注民生助企纾困
经济冲锋,保障先行。深圳各保险机构精准发力,守护市民健康安全,同时持续加大对实体一线行业的支持力度。
深圳疫情期间,深圳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产险、太平产险四大险企研发捐赠的防疫综合险,总计保额超过540亿元,捐赠对象覆盖外卖、快递、农贸商超电商、特种设备等从业人员。
作为社会的“稳定器”,财险机构凭借着创新丰富的产品,帮助众多中小微企业解决资金周转难题,守护了实体经济。其深圳太平洋财险快速推出“复业保”、“太安疫”、小微贷保证险、停驶服务等产品及服务。其中,小微贷保证险的增信功能,为三家工业制造、贸易等企业提供了13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支持。深圳国寿财险紧急推出“企安心”保险产品,创新保障内容,特别增设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发的营业中断保险责任,并设计了7档不同保额的产品方案,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灵活性选择。
编辑 杨乔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