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点”发力,万科赋能城市新生

张畅 刘立波
2022-05-12 09:28
摘要

万科38载与深圳共成长,以助推城市发展的力量,赋能城市新生

穿过明代的城门,从南头古城拾级而上历史感油然而生。漫步古城,人流如织。一面是古城城墙文化、古城美食记忆、古城历史、古城人文发展历久弥新,见证着南头古城的千年文脉;另一面是当代文化、艺术、创意、设计目不暇接,岭南风格建筑让人印象深刻。

作为粤港澳历史文化源头之一的南头古城,在其近1700年的历史中,一度呈现出“城中村”的样貌。2019年10月,南头古城保护与利用项目正式开工。经过近一年的修缮改造,202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周年那天,南头古城重新开街。作为深圳特区的一张传统文化名片,经过修缮改造后的南头古城,一方面,南头古城修旧如旧,重现了繁华盛景;另一方面,导入了产业办公、文化展览、商业、长租公寓、酒店五大业态。历史与科技的融合,古代与现代的碰撞,让这座原本破旧的古城重新迸发出古今文化的灵魂,成了深圳“网红”特色打卡点。


南头古城有熊酒店

南头古城惊艳转身的背后,是深圳万科对其倾注的心血和精力,也是万科38年来深耕深圳、与特区共成长的缩影。

事实上,自1984年成立至今,万科在综合片区开发、物业服务、产业办公、长租公寓、物流仓储、教育、养老、酒店等多个领域对深圳进行了投资和布局,积极参与深圳城市建设与管理,推动片区产业重构与能级提升,助力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新旧动能转换,成为深圳探索超大型城市治理新路的项目实施主力军之一。

万科38载与深圳共成长,以助推城市发展的力量,赋能城市新生

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助力城市产业升级

从“三来一补”加工制造业,到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从产业粗加工时代的跟跑者,到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第一经济增长点的领跑者。四十余年的发展,深圳在一次次产业转型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中,走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增长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经济始终为城市发展提供勃勃生机。伴随城市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如何实现“产、城、人”的深度融合,推动城市经济格局优化,实现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深圳城市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

产业空间作为产业发展的硬件载体,为加快城市经济提供了动能的同时,也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聚集。传统产业园区与城市割裂,在提倡高效的同时丧失城市关怀。在新时期下,如何在构建产业聚集区的同时,创造适宜的生活居住环境,避免“潮汐现象”阻碍区域活力?


深圳万科云城实景图

在深圳南山区的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基地,深圳万科以产业激活城市、以城市支撑产业,二者相互促进,以健康发展的产城融合模式,突破传统科技园模式,创造高效开放的新型科技园——万科云城。作为留仙洞新兴产业总部基地最中心的地块,万科云城总建筑面积约133万平方米,涵盖商务公寓、时尚商业、产业办公、星级酒店、公共场所、学校等多种业态,打造“15分钟生活圈”,不仅承担起总部基地的功能,还有效解决了南山北部片区的开发离散、城市配套匮乏、人气聚集较低等问题。万科云城打造的这个百万平方米的“微缩城市”,将助力推动深圳在大湾区建设中的创新引领作用。

而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的南山智城项目,则是深圳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南山建设“中国硅谷”核心区的标志性项目。

万科云城与南山智城只是万科在深圳产业办公项目布局的缩影。据了解,近年来,万科在深累计投资273亿元,建设运营了前海企业公馆、滨海云中心、西丽设计公社等22个产业办公项目,累计服务企业300多家。其中,滨海云中心入驻企业年产值超过100亿元,带动就业人数超2000人,成为深圳首家国际专业服务中心。

筑巢引凤,助力城市人才安居

根据百度地图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显示,在全国城市人口吸引力榜单中,深圳人口吸引力指数连续第五年蝉联榜首。

近年来,每年约有50万的“新深圳人”流入深圳各行各业,为深圳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但旺盛的居住需求也随之而来。众所周知,深圳住房自有率较低,大部分群体需要通过“租房”满足基本居住需求。

“来了就是深圳人”是深圳引以为傲的标签,而让人才“住有所居”,也是深圳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

根据《深圳市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显示,“十四五”期间,深圳将通过租购并举、建设与筹集并举、实物供应与货币补贴并举,切实增加住房供给,有效缓解各类居民住房困难问题。

每个人都有一个“住得更好”的城市梦。2014年,万科率先试水长租公寓业务,两年后正式推出集中式公寓品牌“泊寓”。历经数年的发展,截至2021年底,万科泊寓共运营管理长租公寓 20.87 万间,累计开业15.95万间,已开业项目的年均出租率达 95.3%,成为全国最大的集中式公寓提供商。


深圳万科云城泊寓

而在深圳,万科泊寓累计已开业运营7.6万间,整体出租率达96%,并打造了云城泊寓旗舰店、南头古城泊寓等标杆项目。其中,云城泊寓也是全国单项目体量最大的集中式长租公寓,并荣获深圳市“青年文明号”。

凭借着良好的口碑、标准化的产品以及精细化的运营,泊寓开启了轻资产运营。在国家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当下,泊寓为多地政府、企业的保障性租赁住房、人才公寓、健康驿站提供轻资产管理输出服务,为其提供“产策、建造、运营一条龙”的综合服务。其中,泊寓与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合作成立“安居泊寓”,陆续为深圳各区提供了约1万套人才公寓储备房源。

给城市当“管家”,参与深圳城市管理

去年,深圳首次提出要探索“智慧城市”、“物业城市”治理新模式。“物业城市”模式是将城市整体作为一个“大物业”,通过“专业服务+智慧平台+行政力量”“管理+服务+运营”相融合方式,以专业化的服务总包、模块化的服务划分、社会化的治理结构、精细化的治理手段,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

作为全国的头部物业企业,万科也率先开拓了“物业城市”的创新之路,加快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1年,万科旗下万物云携手福田区沙头街道探索“物业城市”治理新模式,将物业服务延伸到城区治理领域,将多部门管理需求“整合归一”,由物业企业统筹管理,构建“多对一、一管多”的新模式,用一体化思维助力政府破解城市治理难题。

“物业城市”模式的落地,万物云团队协助政府部门积极开展基层社区综合治理、垃圾分类、低碳小区等专项工作,让大街小巷面貌一新,也赢得了百姓好口碑。“沙头街道引入‘物业城市’模式和万物云作为‘管家’后,社区环境更整洁了,安全感有了很大提升。我们晚饭后也愿意下楼散步,邻里交流更多、关系更融洽了。”福田区下沙村居民郑女士说。

从2019年起,万物云从深圳河流水质科技管控项目出发,逐步向公园管理、河流管养等多元城市空间进发。服务团队利用微型水质监测站、高清摄像头、无人机、无人船、手持快速检测仪等科技设备和人工巡查,结合智慧环保平台,高效完成深圳全市207条重点河流、1467个小微黑臭水体以及5000多个入河排水口水质变化监督,建立起动态、可视化、可监督、日报制的系统,实现了对深圳河流水体全天候、全覆盖、无死角的精细化动态管控,助力深圳成为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除了积极参与深圳探索“物业城市”治理新模式,万物云还积极增强社区空间居住消费服务和商企空间服务能力,通过“万科物业”、“万物梁行”品牌,为居民客户及商企客户提供物业服务等城市空间整合服务。据悉,截止目前,万物云在深服务住宅社区项目212个,服务面积约2576万平方米,并为腾讯、华为、深圳智慧城市集团等知名企业提供高品质商企办公服务。

多业态布局,为客户提供好产品、好服务

作为城市发展的同行者与领航者,万科以“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为战略定位,沿着“与城市同步发展、与客户同步发展”两条主线,为了和一座城市更多的居民发生交集,深圳万科的业务触角升至商业、物流、教育、养老等,通过在细分领域的不断深耕累积,其参与城乡居民美好生活基本面的触角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细。

商业方面,万科已布局印力中心、龙岗万科广场等商业体,并与深国际、免税集团、特发集团等市属国企成立合作平台,助力深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2021年7月,深圳万科积极探索大社区运营理念,将扎根龙岗中心城的万科大九州商业体整体升级为“万科广场GALA”,以统一视觉形象、运营管理、资源整合,发挥大聚合力量,以“Let's GALA”为理念,从艺术、公益、社群三大维度共建有情感连接的“大社区”。

物流仓储方面,万科投资在建的盐田智能供应链物流园,未来将建设成为集智能物流信息平台、冷链全链条产业基地、全球食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国际中转分拨集拼中心等先进业态于一体的智慧冷链物流服务综合体,并将成为国内首个8层全坡道的高标仓库。

在万科看来,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人民的美好生活可以具象化。不仅包括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需求,也包括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精神需求、改善性需求。

教育方面,万科运营万科梅沙书院、万科双语学校等民办学校,与政府合力打造福田区红岭实验小学等创新型公办学校。其中,梅沙书院连续4年登上胡润国际学校百强榜,位列全国第21位、深圳第3位。

由万科负责运营的福田区福利中心

养老服务方面,万科本着“生于深圳,深耕深圳,感恩深圳”的初衷,通过万科医养服务,为深圳长者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由万科运营的福田区福利中心是深圳首家社会化改革的公办民营养老机构,运营的南山区社会福利中心二期荣获了“广东省五星级养老机构”等荣誉。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彰显企业时代担当

回首来时路,万科始终与深圳同心同路,共荣共生。万科于1984年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1989年全年营收仅为2350万元,而今已成长为世界500强第160位的企业。自成立以来,万科在深圳累计投资近2100亿元,近3年每年纳税超百亿元。

在万科看来,只有减少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共享成果,让更多人有获得感,人心才能更凝聚,社会才能更和谐。在自身业务发展之外,万科也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参与深圳的疫情防控、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社会公益工作。

今年初,万科物业积极响应深圳防疫号召并实现跨区域、跨线条灵活调动“人、财、物”等资源,召集917名青年志愿者星夜驰援福田区沙头街道,承担了1700多栋楼的封控管理,是最早派出志愿服务队支援沙头街道的物业企业;2018年,万科与深圳市政府共同援建世界海拔最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项目——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项目,对壮大拉萨文化旅游产业、弘扬和传承西藏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万科参与援建的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项目

此外,近年来,深圳万科响应政府号召,积极落实“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战略”, 在河源、汕尾、韶关等地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为乡村教育、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等多领域振兴和发展做出贡献,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其中援建项目——河源仙坑被评为“广东十大美丽乡村”,汕尾金厢下埔村被评为“广东文化旅游名村”……

在对河源仙坑村援建时,万科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以打造客家文化为核心,在古建筑保护修缮、历史文化传承、人文自然景观建造、艺术内容导入等方面贡献自身力量,吸引人口、资源、技术等要素向乡村回流,以文化旅游产业带动村民致富,探索一条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之路。

每一座聚焦无数荣光的城市,都有一群远见卓识的企业,它们,既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更是时代使命的践行者。

深圳四十余年的辉煌,万科38载并肩前行,以助推城市发展的力量,赋能城市新生。从“小房子”到“大城市”,从单一的居住需求到美好的城市生活场景,万科与深圳共同成长,在深圳健康温润的“土壤”培育下,万科茁壮成长。未来,万科将持续扎根深圳,坚持“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的企业定位,积极助力深圳城市发展,打造符合深圳市民需求的全场景化产品与服务,创建更多人与城市的连接互动,助力深圳“双区”建设。

编辑 刘立波  审核 张畅

(作者:张畅 刘立波)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