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证“双奥”侯本才:成就世界首个冰水双驱场馆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德群
2022-04-29 17:57

4月27日至29日,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在深圳举行,亮点频出,现场设置的“全国产业工人学习社区交流区展区”特别吸引人,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侯本才职工创新工作室展现了冬奥会冰壶场馆“冰水转换”的奥秘。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设置职工创新交流活动 3DVR 线上展示和“工匠云直播”等活动。

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广东省总工会、深圳市政府、中国职工技术协会联合承办。

侯本才是中建一局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原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冬奥会冰立方冰壶场馆改造项目党支部书记,曾荣获“奥运工程建设劳动竞赛经济技术创新标兵”称号、首都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奥运工程建设功臣等荣誉。他4次牵手水立方,先后参与了新建水立方、水上乐园改造、APEC改造、冬奥会冰壶场馆改造等项目建设,见证“水立方”华丽变身为“冰立方”,并创造5项世界之最的传奇:世界最大膜结构工程、世界首个多面体空间刚架结构建筑、世界最大奥运游泳馆、世界首个泳池上架设冰壶赛道的双奥场馆、世界首个冰上和水上项目可同时运行的场馆,为首都打造靓丽城市名片。

“水冰转换”  实现可持续利用

从泳池变身冰场,搭建转换结构是改造的首要工序。“冰立方”在保留原有水上功能的基础上新增冰上功能。通过搭建可转换结构和安装可拆装制冰系统,形成具有4条标准赛道的冰壶场地。项目应用BIM技术搭建起由2600根薄壁H型钢和1570块轻质混凝土预制板组成的转换结构,为冰场架体的钢梁和混凝土预制板,都编辑了数字身份,在转换施工中精准有效地将每个构件复位。

巧用膜结构  打造节能建筑

“冰立方”巧用膜结构,随季节调节场馆的温度。“水立方”是世界最大膜结构工程,场馆由3216个各异的膜结构“气泡”构成,两层膜中间被称为“空腔”。夏季开启顶部的“空腔”,让场馆通过自然通风降温;冬季“空腔”合闭,让场馆充分吸取太阳光热,最大可能降低能耗,助力场馆实现冬季保温、夏季散热,可以节电30%以上。

全要素智慧建造  筑就奥运品质

水上项目要求环境高温高湿,冰上项目要求低温低湿,两者需求差距极大。被称为“冰上贵族运动”的冰壶比赛对赛场的要求更严苛,现场的温度必须按照3层控制:冰面温度为-8.5℃,冰面以上1.5米处始终保持在10℃,比赛区域不受空调气流干扰,在任何一种湿负荷条件下(满场、雨雪天)露点温度保持在-4℃的苛刻要求,同时看台观众区温度为16-18℃,在满足冬奥会冰壶比赛提供完美环境的同时,为观众区提供舒适的环境。

侯本才职工创新工作室从2013年成立至今,承担的全专业深化设计创新项目,累计为项目创效3000万元,且已经形成多项科技成果和专利,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后续将在多专业总承包项目上进行大力推广。同时,基于智慧工地平台创新研发项目,目前已经在多个项目推广使用,打造集成型管理平台,建立互联协同、智能生产、科学管理的施工项目信息化生态圈,并将此数据在虚拟现实环境下与物联网采集到的工程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实现绿色建造和生态建造。

侯本才等建设者发扬先锋精神,全生命周期服务冬奥赛事。水立方的18年,是中国奥运圆梦的18年,也是侯本才等奥运工程建设者建筑报国的18年。水立方,彰显了中国工匠精益求精的品格,体现了中国工匠对建造技术的极限探索。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原标题《建”证“双奥”侯本才:成就世界首个冰水双驱场馆》)

见习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党毅浩 范锦桦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德群)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