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引领 创新发展 中建科工亮相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

​深圳特区报记者 窦延文 通讯员 王斌 熊显峰 胡睿杰 沈希栋 文/图
2022-04-27 17:17
摘要

4月27日,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在深开幕,中建集团应邀参展。

4月27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广东省总工会、深圳市人民政府、中国职工技术协会联合承办的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在深开幕,中建集团应邀参展。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设置职工创新交流活动 3DVR 线上展示和“工匠云直播”等活动。中建科工全程参与了中建集团主展馆展陈方案的设计,牵头负责中建集团主展馆的搭建任务。

中建展区设置“工匠精神 与生俱来”“国匠担当 与日俱增”“匠心筑梦 与时俱进”3个篇章,向广大受众讲述中建品牌故事,充分展现中建集团“弘扬工匠精神、彰显国匠担当、匠心报国筑梦”的“中国建造之路”。

中建展区

工匠精神 与生俱来

作为一家有着光荣红色历史的中央企业,中建科工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带着与生俱来的工匠精神基因,走出一条听党指挥、勇当先锋、引领行业、走向世界的特色发展之路。

1985年,中建科工11名前辈东渡日本,学成当时世界先进的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技术。回国之后,建成了“中国第一钢厦”深圳发展中心,改写了中国落后西方半个多世纪的超高层钢结构历史,中国现代建筑钢结构时代由此拉开了序幕。十年之后,这支队伍又建起了时年亚洲第一高楼深圳地王大厦,并创造了两天半一个结构层的“新的深圳速度”。

由中建科工首席钢结构工程师顾磊担任钢结构主设计师的北京奥运会主要场馆国家游泳中心(又名“水立方”)创造了“世界最大膜结构工程”“世界首个多面体空间钢结构建筑”“世界最大奥运场馆”等“世界之最”。中建科工(原中建钢构)科技创新团队参与完成的“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理论、技术与工程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建科工(原中建钢构)科技创新团队参与完成的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自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建科工闻讯而动,向险而行,第一时间调遣精兵强将,仅用20天建成拥有1000张床位的负压病房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院区,被时任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誉为“新时代的深圳速度”。54天完成拥有1000张床位带负压病房和10000个隔离单元的中央援港应急医院和中央援港落马洲方舱设施建设。

中建科工参与项目

国匠担当 与日俱增

中建科工牢记骨干央企职责使命,夯实“两个基础”,切实担负党中央赋予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完成了一大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建设任务,在区域发展、乡村振兴、一带一路等方面奋勇争先,彰显了国之重器的责任担当。国匠担当在服务国家战略中与日俱增,涌现出许多中建榜样,在以陆建新、梁飞等为代表的中建榜样引领下,一代代中建科工人开拓奋斗,为打造“中国建筑”品牌优势贡献力量。

“区域发展践行者”陆建新扎根基层40载,带领团队攻克超高层、大跨度建筑的世界级难题,将钢结构建筑施工技术推向世界领先水平,亲身参与缔造“深圳速度”,见证了深圳经济特区的改革发展,被誉为“中国摩天大楼第一人”。

陆建新带领团队攻克超高层、大跨度建筑的世界级难题

作为乡村振兴“带头人”,焊接工梁飞27年用焊枪绘出一条从普通焊工到全国劳模的成长之路。

“一带一路引领者”筑梦海外,邱明辉、陈振明等一批能工巧匠扎根在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巴友谊学校、阿布扎比国际机场、阿尔及利亚大清真寺等一批精品工程牵起了中外交流的桥梁。

匠心筑梦 与时俱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建科工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部署要求。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紧跟时代步伐,在使用新技术、贯彻新理念中充分发挥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不断赋予工匠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中建科工将科技创新作为打造创新型企业的主引擎,在工业化、智能化、绿色化等领域加大研发力度,形成具有行业竞争力和引领力的核心技术、专利和产品标准。“南粤工匠”冯清川从事钢结构行业26年,带领团队独立规划、设计、建造完成了全国首个建筑钢结构智能制造生产线和模块化生产线,逐步形成中建科工绿色建筑品牌,实现了建筑钢结构制造全产业链的数字化管控,为国内钢结构行业发展变革作出了巨大贡献。

依托建筑钢结构智能制造生产线和模块化生产线,中建科工大力开发“钢结构+”产品,一批装配式学校、装配式住宅、新能源公交立体车库代表项目落地,相关模型也在中建集团展馆悉数亮相。

新能源公交立体车库模型

中国巴新友谊学校·布图卡学园是中国政府对巴布亚新几内亚进行援建的项目,在2018年APEC峰会前建成。布图卡学园项目整体采用装配式绿色建筑,安全性高,绿色节能环保,抗震性能优越;工业化建造方式提高了建筑集成率,提高工作效率50%以上,减少了80%的湿作业、50%建筑垃圾,增加建筑使用空间10%以上,为巴新绿色装配式结构建筑带来借鉴性意义。

中建科工参与项目

湛江东盛路公租房项目,是广东省湛江市政府投资建设的保障性公共租赁住房项目,也是粤西地区首个高层钢结构装配式住宅。2020年,项目获评“住建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项目”,是全国首批获得该试点的两个项目之一。

新能源公交车智能立体车库作为中建科工完全自主研发产品,获得专利授权16项,其关键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产品已应用于首个采用“EPC+O”模式建设的南山中心区公交总站项目。采用4组9层垂直升降类信车设备,将原地面12个公交车位拓展至68个,土地利用率提高5.7倍。项目建成后将为城市绿色交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新时代初心如磐,新征程使命在肩。新一代中建科工人紧跟时代步伐,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以创新为引领、以技术为支撑,在一次又一次大战大考中发挥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用创新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匠心引领 创新发展 中建科工亮相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

编辑 编辑-许家宜(客户端)审读 吴剑林审核 编辑-关越(客户端),编辑-范锦桦(客户端)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窦延文 通讯员 王斌 熊显峰 胡睿杰 沈希栋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