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报40年 | 佳作诞生记之向串通投标企业“叫板”:700多字消息揭露其中猫腻
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2022-04-22 07:44

《10名“瞎眼”评标专家被清出局》报纸原件。

1999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招投标改革驶入法治轨道。2002年1月17日,深圳用足用好特区立法权,颁布《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条例》,在国内是一次大胆的改革尝试,使招投标制度更符合特区实际。

深圳颁布上述条例的同一年,发生在我市招投标市场的一桩“内幕交易”引起广泛关注:深圳建市以来首次查处工程串通投标案件,并且是处理评标专家人数最多的一次。时为《深圳特区报》记者的樊鹏报道了这起串通投标案件。他采写的《10名“瞎眼”评标专家被清出局》获评第13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二等奖。

当年,报道这起串通投标案件的新闻媒体很多。在同题材报道竞争中,为何奖项花落樊鹏采写的这篇消息?近日,记者专访了这篇佳作的采写者樊鹏。

“点名”批评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樊鹏采写的消息《10名“瞎眼”评标专家被清出局》,发表在2002年9月4日的《深圳特区报》2版头条。这条700多字的消息,简明扼要地报道了三次投标中的猫腻。

2002年5月21日、6月10日,深圳市建设局组织专家就桑达雅苑综合楼工程两次评标,两次中标价分别低于标的价33.6%、31%,均超出正常范围。6月27日,市建设局组织专家第三次评标,发现投标单位两家公司的标书有大量雷同,有的标书文件竟出自同一台打印机,遂认定这两份标书是串通投标。经两次重新评标,并经调查取证查实:上述两公司相互串通投标,已构成违法。

樊鹏回忆说,2002年9月3日,深圳市建设局向中央、省、市等各级新闻媒体通报我市查处的这起工程串通投标案件,并交代记者在写稿时可以隐去涉事的两家公司的名称,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这两家公司当时很有名。我和当时的市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讨论,觉得隐去公司名称会导致新闻要素不全,起不到监督的作用。”樊鹏说,当时市建设局负责人建议不提两家公司名字,但也没有特别强调一定不能提。第二天,采写该事件的稿件纷纷见报,但除了《深圳特区报》,其他媒体都对两家公司“隐姓埋名”。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刘保全撰文评论称,该消息独家披露了两串标企业的真实身份,使其在同类报道中卓然独立。

稿件见报当天,两家公司的负责人就找上门来说:“你们为什么要把我们的名字点出来?”用事实说话的樊鹏理直气壮地说:“我的这篇新闻报道没有作假。”除对两家公司违法行为的描述,樊鹏在揭露“瞎眼”评标专家时还写道:“参与前两次评标的5名经济专家和5名技术专家,无视投标文件中出现大量、明显的雷同现象,仍推荐涉嫌串通投标的单位为中标候选人,没有认真履行职责。”

两家公司无“辫子”可抓,后来又几次“上门”,但最终不了了之。

标题“抓人”揭示题材深远意义

在标题制作上,樊鹏巧妙地使用“猫腻”“瞎眼”两词。他说,最终见报的标题是经报社时任要闻编辑李一峰修改之后确定的。刘保全在点评这篇获奖作品时称:引题“两公司串通投标玩猫腻遭查处”,标出了问题的要害所在;主标题“10名‘瞎眼’专家被清出局”标出了问题发生的重要原因及结果;整则标题讽刺辛辣,题内有意,题外有味,风趣幽默,是一则讽刺、幽默式好标题。

除了标题上的点睛之笔,樊鹏还在稿件中与两家企业“叫板”。“工程招投标当时相当隐秘,那时候这方面的报道很少,公众也不了解这个行业,存在一些猫腻。”樊鹏说。当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大胆改革创新,极力推行建立工程招投标市场、土地房产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三大“有形市场”,工程招投标市场自然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工程招投标市场能否实现“阳光交易”,关乎政府的形象。深圳工程招投标市场运行以来首次查处工程串标行为,并且一次将涉案10名专家全部清除出局,表明政府敢于“动真格”,敢于向一切破坏“游戏规则”的行为说“不”,确有雷霆万钧之力,振聋发聩。

10名“瞎眼”评标专家被清出局的消息在《深圳特区报》见报后,社会反响之热烈出乎意料,“瞎眼评标专家”一时成为深圳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深圳市政府主管部门积极行动起来,采取果断而有效的措施,达到整顿工程招投标市场的目的,收到良好传播效果。该事件成为深圳当年颇具影响力的一个新闻事件。

(原标题为《向串通投标企业“叫板” :<深圳特区报>揭露投标作弊行为的报道引发社会强烈关注》)

编辑 (冻结)吴徐美审读 刘春生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新闻网-曹亮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