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庸俗与审美偏差
刘金祥
2022-04-19 11:38

加强审美教育,培养国民接受、理解和欣赏美好事物的能力,塑造和陶冶国民的审美素质和精神品格。

庸俗一词出自晋代葛洪《抱朴子》:“庸俗之夫,暗于别物,不分朱紫,不辨菽麦。” 原意是指平庸鄙陋之人,引申为粗鄙浅薄迂腐的社会风气,庸俗化是相对于高雅化而言的,是一种带有平庸鄙陋、低级趣味等气息的文化风尚,是对高尚的消解和对风雅的贬抑,如钱钟书先生所说“俗气不是负面的缺陷,是正面的过失。” 精神庸俗化作为对理智与情感的肢解与颠覆,是人们审美观念由现代向后现代的对接和靠拢,其突出表现就是当今时代人们沉湎于日常生活层面的审美享受,并以物质实用和感官享乐作为衡量审美价值的唯一标尺和最终归宿。

人们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没有谁可以跳出三界外而不食人间烟火,但一个人如果长期沉迷和耽溺于庸俗生活中,就会渐渐远离审美世界,就会逐步放弃对高远精神的执念与追求,其人生就会日趋变得卑微低琐甚至异化畸变。先哲大师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成色是由其精神价值决定的,而精神价值是与审美追求密不可分的,人们的美学境界越高远越幽深,其智慧才华就越能得到充分释放和尽情发挥,其生命和生活也就越充盈越有意义。在物欲甚嚣尘上的当下,人们精神价值的异化与式微,与审美世俗化密不可分。审美心理学强调美象征着高洁、清纯、和谐、活泛与灵动,主张美是一种内在精神气质的灌注,是一种超越世俗功利的人文风范,古人把松竹梅视为“岁寒三友”,就是由于审美客体体现出不惧严寒的坚韧精神品性,才受到审美主体的青睐和钟爱,换言之,美是需要用心灵去感受、用大脑去体会、用情感去呵护的。

精神庸俗化很大程度上与审美偏差有着紧密关系,这种文化乱象的存在有着较为深厚的社会基础。其一,市场经济是以商品作为依托和载体的,金钱和财富对社会大众产生了强烈诱惑,一些缺乏精神支柱的人的内心不自觉地滋生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因此,越是追求物质的东西越是要注重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和审美素养。其二,国民人文素质总体还有待提高。其三,传统观念和体制倡导的是社会本位审美观,个人审美是不被关注和张扬的。发展市场经济为个人审美追求提供了广阔平台,这无疑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另一方面,很多社会成员只从个人需求出发考量事物的美与丑,这就容易使审美价值取向走向多元,从而出现偏差。

当下应当对国民加强审美教育,培养国民接受、理解和欣赏美好事物的能力,塑造和陶冶国民的审美素质和精神品格,这样才能使国民真正成为具有现代素养的人。

(作者系哈尔滨工业大学特聘教授)

(原标题《精神庸俗与审美偏差》)

编辑 编辑-许家宜(客户端)审读 刘春生审核 特区报-张雪松,编辑-范锦桦(客户端)
(作者:刘金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