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献策“光明科学城生物技术融合发展” 实现科学创新和产业孵化一体推进
深圳特区报记者 黄子芸
2022-04-09 09:57
收录于专题:2022年深圳市两会

“光明科学城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和核心承载区,创新发展的成效和经验对深圳乃至全国具有很大的示范带动作用。”市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建平提案建议,在光明科学城进一步释放BT(生物技术)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潜力。

樊建平分析,科学城的战略发展基于其驱动力与产业基础,主要有三种发展模式:以大科学装置为引擎的国家综合科学中心的建设,依赖于国家政策主导及行政力量驱动;以地区产业基础为依托的科学城建设,将整合科学生态,完善城市功能,实现科学、产业、人才等多种要素集聚,实现科学城的发展与落地;以城市为基础的科学城建设,将导入科学源头的建设,打造科学生态,依托科学驱动实现产业完善与城市升级。

樊建平提出,拥有“五大战略”定位的光明科学城应吸收三种发展模式的优长,依托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引导创新资源向科学城集聚,推进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同步设计。

“建议就深圳在BT领域竞争力与长三角存在的差距,以及BT产业链短且研发周期长的特点,光明科学城应该享有专项政策。”樊建平表示,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实现科学赋能产业、产业反哺科学,推动科技基础设施“沿途下蛋”高效转化。依靠科技创新补齐基础研究的短板,依靠产业孵化锻造新兴产业的长板,破除以往科学和产业“两张皮”现象,实现科学创新和产业孵化一体推进。深圳应该支持脑科学、合成生物学、生物医药、精准医疗和营养、细胞编辑与治疗等领域的发展,重点突破,以点带面。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他呼吁深圳应继续加大海外青年才俊的引进力度,为青年海归人才提供更多的经费支持和政策倾斜。他以深圳先进院为例,讲述深圳先进院近五年来依托各种人才政策,已有14支团队获得专项资金资助,成功引进400多名海归人才,初步奠定了华南地区人才高地的战略地位。“深圳先进院的经验表明,在科研、教学、国际合作、产业化等各个环节,青年海归人才都展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张力,已成为国家实施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的生力军。”樊建平说。

(原标题《市政协委员樊建平献策“光明科学城生物技术融合发展” 实现科学创新和产业孵化一体推进》)

编辑 编辑-黄小菊(客户端)审读 韩绍俊审核 特区报-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黄子芸)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