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记者从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获悉,全省农业农村局长暨乡村振兴局长会议于同日召开。会议透露,2021年广东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增长强劲,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8369亿元,同比增长9%,增速创34年来最高,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1.8%,高于全国22.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06元,同比增长10.7%,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2.46:1。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全省“三农”战略后院更加稳固
据介绍,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广东2021年启动实施了乡村振兴九大攻坚、驻镇帮镇扶村、种业振兴等重大行动,扎实推进“三农”领域各项重点工作,推动全省脱贫攻坚成果有效巩固,农业转型高质量发展,农村面貌持续改善,农民收入加快增长,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三农”战略后院更加稳固。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力推进粮食生产,2021年全省粮食面积、产量、单产实现“三增”。广东还坚持全产业链发展思路,将现代农业产业园和“12221”市场体系建设作为核心抓手。2021年新增5个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3个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76个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增量连续3年居全国第一。
在坚持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方面,白羽肉鸡“广明2号”配套系顺利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首创广东农业科技创新大比武,广东在全国率先开展乡村工匠专业人才职称评价,全省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居全国首位。
同时,广东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切实维护农业农村领域安全稳定。全省90%以上县(市、区)建立村级小微权力清单,5个镇、49个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村,新增省级乡村治理示范镇71个、示范村657个。
在创新推进省内定点帮扶和东西部协作方面,广东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体做法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创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技力量+志愿者+金融助理”组团式“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东西部协作创新开局,构建粤桂、粤黔协作共建“一县一园”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作体系。
广东农村面貌也持续改善。有赖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的启动实施,农村村内道路、集中供水全覆盖、污水治理、美丽圩镇建设等攻坚行动的扎实推进,广东90%以上的村庄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
此外,全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集体产权制度、宅基地制度等改革深入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成效显著。广东成立全国首家金融支农联盟、金融支农智库,创设广东乡村振兴板,“政银保担基企”金融支农大格局基本形成。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扎实有序做好“三农”重点工作
2022年广东乡村全面振兴应如何推进?会议明确,今年全省“三农”工作,总的原则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即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记者了解到,2022年全省“三农”工作将重点围绕“六稳六提”展开,分别是粮食生产稳面积提产能、产业发展稳基础提效益、主体培育稳预期提实力、乡村建设稳步伐提质量、乡村治理稳大局提能力、农民增收稳势头提后劲。
落实到具体工作,则可涵盖为“十个着力”,即:要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进一步健全监测帮扶机制,增强防返贫内生动力,强化政策保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持续实施粤强种芯和耕地保护提升工程,打牢种子、耕地两个基础;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不动摇,加快构建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体系,持续推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强化农业科技和农机装备支撑,筑牢现代农业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基础;深化农业农村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创新,畅堵点、破卡点、解难点,全面激活乡村振兴发展新活力;统筹推进“九大攻坚”行动;着力建好乡村,聚焦宜居宜业,全面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扎实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强化驻镇帮镇扶村和东西部协作,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突出稳定安宁,全面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慎终如始抓好农业农村领域安全工作。
据悉,广东省委农办主任,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广东省乡村振兴局局长顾幸伟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开到市、县级,省主会场设在省农业农村厅,各地级以上市、县(市、区)农业农村局设分会场。会上,广州、佛山、韶关、河源、茂名、肇庆、清远市农业农村局、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负责同志及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汕尾陆丰市河东镇代表作交流发言。
(原标题《同比增长9%!广东2021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创34年来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