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5000多个小时……都说做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
同理,在深圳这座“志愿者之城”,做志愿者不难,难的是十年如一日。
不带薪,比许多带薪的还给力。这就是张婕,深圳博物馆明星志愿者。
张婕,天然谐音“张姐”。大家平时都尊称她为“张姐”,不是因为年龄,更不是因为“谐音梗”,而是因为威望,深博志愿者团队里如假包换的“一姐”。是什么原因让张婕一朝穿上了深博“红马甲”就脱不下来了?
张婕回答说:“一言难尽。观众、团队、馆方、家庭都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尤其是观众的反馈,给了我非常强烈的精神支撑。”
“时间挤一挤总会有的”
2021年12月25日,“湾区志愿·深爱你来--2021年深博志愿者工作总结” 会在深博举行。张婕作为代表发言。她说:“愿每一位志愿者在这个有温暖有爱的舞台上,尽情地挥洒才华与汗水,在一点一滴的无私奉献中,寻找到只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与真谛!”台下掌声雷动。
事后,她把现场图文分享到了自己的微信朋友圈。
翻开张婕的“朋友圈”,每每都是她作为深博志愿者工作的动态。你很难从其中觉察到,她竟然还是一位企业法人,经营着自己的公司。“副业反而变成了主业。”张婕笑着说。也有人猜,她是一位富太太,富得流油,闲得发慌,做志愿者就是打发时间。对此,张婕笑了笑,只是淡淡地回应了一句:“一个人,一个企业,想要在深圳立足,哪里是那么容易的呢?”
“我还是一名家庭主妇,工作之余也要兼顾家庭。”张婕说,“谁的时间都是时间,挤一挤总会有的。”如今,她每周至少有1-2天完全泡在博物馆,“如果不去就觉得浑身不自在,好像少了点什么。家里人也都习惯了。”
“这不马上快过年了吗?1月初,我们策划拍摄了系列短视频,想着给大家讲讲中国的虎文化。还好,我们动作快,赶在这波疫情爆发前,把拍摄任务给完成了。”张婕说,“刚一拍完,我们那位负责拍摄的志愿者就跟我诉苦说,张姐,我们小区被封楼了。我说,没关系反正已经拍完了,封楼你正好搞剪辑。”这就是说干就干,雷厉风行的张婕。她表示,自己的父亲是位南下老干部,在部队大院长大的她传承着军人的风格,决不拖拉。
志愿者之城红马甲的“骄傲”
深圳是一座志愿者之城。 近日,“袁咏仪在深圳做义工”一事登上热搜。这背后正是深圳深厚的“志愿者文化”。“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做志愿者。”张婕穿上“红马甲”也正是因为受到了深圳浓浓志愿 者氛围的感召。
她说:“ 2001年,我来到深圳,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大街上随处可见的红马甲让我非常羡慕,我总在想,什么时候我才能像他们一样成为一名志愿者呢?2008年的某一天,我在报纸上看到深博招募志愿者,就在网上报了名,经过面试、培训学习、考核,终于正式成为了一名深博志愿者。”
从2008年到2021年,13年来张婕一直坚持在深博担纲讲解导览服务,至今服务时间超过5000小时。接受记者采访时她亮出了自己的“志愿者证”,上面印着“五鼎一星”--这也是迄今为止深博志愿者的最高等级。她表示,如今深博已有2000多名志愿者,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根据服务时长打星,星攒多了就能升鼎。如果长期不来服务,还有退出机制。”
张婕心怀感恩。她说,深博给予了志愿者一个广阔的舞台,让大家能够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2010-2011年度共青团深圳市直机关优秀志愿者、2011年度杰出U站服务之星、第26届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杰出志愿者”、第三届深圳“百名优秀志愿者”、深圳市“五星级义工”……这些年张婕所获得的荣誉证书不计其数。“我这一路走来,收获了鲜花掌声和荣誉,而这些都变成了沉甸甸的责任。在博物馆做志愿者和在别处做志愿者不同,它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方能为观众讲好展览故事。”
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实现自我
比起鲜花掌声和荣誉, 张婕更在意的是观众的反馈。长期身处志愿讲解第一线,“讲得好不好,观众的反映是最直接的。” 张婕说。她表示,好的讲解能够直击人心,引发共鸣,也让自己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
“2017年2月1日春节我在馆服务,有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记忆。
几位推着轮椅到馆的观众走到前台询问,深圳的改革开放展在什么地方?并说他们是外地来深的,那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想要参观深圳的改革开放展。大过年的,看到坐轮椅的老人,我的心砰砰直跳....不由得想到自己的老爸,他也是坐轮椅的老人啊……如果行动不方便的老爸到外地去,他会怎么样?也有人热情接待他吗?我立马走到他们身边,详细地给他们介绍深圳博物馆的几大常设展览的情况,带他们走进深圳改革开放展厅,每当我讲到改革开放历程中激动的时刻,他们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和鼓励……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意犹未尽,我一直送他们到馆门口才道别。”
诸如此类的故事还有很多。 2019年4月13日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馆长马修.特里卡博士参观深圳博物馆新展《大师:澳大利亚树皮画艺术家》开幕剪彩,与深博志愿者合影留念,张婕与马修.特里卡馆长握手致谢,他说:“一个博物馆,除了展览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志愿者!”对深圳博物馆志愿者团队现场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同年11月23日,深博志愿者团队在张婕的带领下接待了开馆以来最大的参观团体“全国中小学生班级合唱比赛的中学生合唱团员”师生1900余人,创下了单日单团接待人数新高。
2020年受疫情影响,志愿者讲解暂停,她带领志愿者拓展其他岗位的服务。同时不定期进行志愿者线上交流分享会。从深博 专题展览到不限主题分享,从志愿者内部扩大到深圳博物馆粉丝群分享,从微信群到腾讯会议APP直播间双人对谈和多人模式分享,日前已经完成80多场线上分享活动,场场受到志愿者和观众们的赞赏。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获得自我实现,这是深圳人新的时代观念,也是张婕的追求。
(原标题《深博40年|张婕:13年,5000多个小时! 深博“志愿者一姐”的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