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言观社 | 保护民众生命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朱昌俊
2022-03-29 08:50

为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群众日常就医需求,国家卫健委近日再次强调,疫情防控期间,各级医疗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特别是没有核酸检测结果为由推诿、拒绝患者。

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民众正常就医保障工作,其实是常态化防控以来,从上至下一再明确的原则。如年初西安被拒诊孕妇流产事件发生后,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就强调,医疗机构的首要职责是提供医疗服务,防疫期间决不能以任何借口将患者一拒了之。此次国家卫健委再次重申,是因为在实践中,这方面的工作确实还有需要改进的空间。

精准防疫和维护好正常就医秩序,都是为了保护民众生命,它们本就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因此,要真正做到防疫和正常就医保障两不误,需要医疗机构担起主体责任,但又不完全只是医疗系统的责任。一方面,它需要各地把防控期间的日常就医服务保障也纳入到防疫预案之中去。医疗资源、医护力量如何科学分配,在满足正常就医需求的同时,又如何做好防控,这些都需要提前作出科学安排,而不是疫情发生后再进行“临时”决策。

另一方面,在常态化防控进行两年多的今天,防控期间若居民有看病就医需求,到底需要遵循怎样的程序,可以向谁求助,由哪个部门来负责,这些“常见问题”本应有“一条龙”的清晰安排,并做好社会告知工作,让每位居民“心中有数”。同时,还应打通从医疗机构到基层社区的沟通壁垒,避免因管理梗阻而对病人就医造成“刁难”和延误。

其实,一些地方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可以借鉴推广。如深圳全市目前有40家医疗机构可以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防疫期间有就医需求的市民也可选择线上问诊,封控区、管控区内居民就医,则可直接联系社区寻求帮助。

总之,防控期间,像重视防疫一样重视社会正常就医需求,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同等的保护,值得我们尽最大努力。 

(作者系知名评论员)

编辑 特区报-秦天审读 刘春生审核 特区报-张雪松,新闻网-曹亮
(作者:朱昌俊)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