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以来,根据全市开展三轮全员核酸检测的决策部署,坂田街道围绕上级防疫工作要求,坚持党建引领,保“围合管理、基本保障、综合服务、督察督办”“四梁”,稳“指战体系、日常生活保障+垃圾清运保障、居民服务+企业服务、双线监督”“六柱”,细化抓好“理顺指挥机制+狠抓重点环节、物资保障+运行保障+垃圾清运保障、热线服务+医疗服务+特殊群体服务+企业服务、社会面督察与舆情督办”十项具体工作,在市、区下沉干部的援助下,举全街之力,全方位打造疫情防控城市运行保障体系。
以党建引领为核心 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压入防疫一线
疫情来袭,坂田街道迅速成立街道党工委书记挂帅的防疫城市运行应急保障领导小组、各社区党委第一书记挂帅的社区指挥部,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统筹协调资源的组织功能。
街道党工委成员作为防疫城市运行应急保障领导小组副组长,分线条分领域抓好深入动员,累计发动街道党员干部2296人、“两新”党员218人、义工志愿者1419人、教师1238人,并在区直单位332人的支援下,迅速组织日均超过5000人的战斗力量压入一线。
在坂田辖区, 以住宅小区为单位,成立了80个片区临时党支部,将大部分机关党员干部和社区党委班子成员下沉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带动物业管理工作人员开展围合管理工作。
保“四梁”稳“六柱” 迅速建立明确的疫情防控城市运行保障体系
紧扣“机关事业单位居家办公、非城市保障型企业停止运营或居家办公、停止一切非必要流动活动、保障市民居家生活供应”等关键要求,坂田迅速制定出台《坂田街道城市运行应急保障工作方案》,紧紧牵住“围合管理、基本保障、综合服务”三个城市运行保障“牛鼻子”,并加入“督察督办”用于查缺补漏、保障成效,切实做好顶层设计。
该街道迅速成立13个工作小组,除负责整体统筹的综合协调组、后勤保障组以及维护社会面稳定的社会稳定(应急事件处置)组外,成立社区小区园区管理服务组、核酸采样组,用以打造“围合指战体系”;成立生活物资保障组、城市运行保障组、垃圾清运保障组,做好“日常生活保障+垃圾清运保障”;成立医疗保障组、党群服务(人力资源保障)组、服务重点企业组,落实“居民服务+企业服务”;成立舆情应对组、督查督办组,开展“双线监督”。为保“围合管理、基本保障、综合服务、督察督办”“四梁”树立了六根稳固的“柱子”,也为打造疫情防控城市运行保障体系厘清了工作脉络。
细化抓好十项具体工作 不断织密城市运行保障的服务管理网络
理顺指挥机制。坂田街道建立防疫城市运行应急保障领导小组、社区指挥部、片区临时党支部的“街道-社区-小区、城中村、产业园区”三级指挥系统,特别是以住宅小区为单位,科学划分80个片区(均成立片区临时党支部),下沉80个机关科级干部或社区党委班子成员,实行片区指挥员(片区临时党支部书记)负责制,包干统筹本片区围合管理工作,迅速围合41个城中村围合区、50个花园小区围合区、110个有住人的工业产业园区围合区。
狠抓重点环节。在卡口管控方面,该街道实施类别化(将进出居民划分为保供工作人员、网约车司机、防疫人员、外出采买人员、外出就医人员、离深人员、返深人员、因特殊情况外出人员八类,将进出车辆划分为保供企业车辆、防疫人员私家车、公务用车、紧急就医车辆四类,彻底解决管理对象不清晰问题)、规范化(每类人员、车辆均从出小区要求、通行证办理渠道、返回要求三个维度明确管理要求,并配套相应的台账表格及通行证件)、精细化(对通行证互认、各类通行证规范填写发放使用和结束时间等模糊事宜,均作出精细化规定)、人性化(对暂无医院预约号的外出就医人员也予以放行,对独居老人、残疾等具有特殊困难的群体予以特别照顾)“四化”管理;
“扫楼”方面,《坂田街道人口核查模块操作指引》通过图文详细讲解“扫楼”模块操作,严格落实一把手“五级责任制”;
核酸检测方面,则采取“固定+流动”核酸采样点模式,并延长流动点采样时间方便重点人群采样,同时在每个采样点设置黄码采样和“暖蜂”采样通道,稳妥完成全员核酸检测。
据了解,坂田注重三个领域,做好日常生活和垃圾清运保障。
一是做好物资保障。对生活必需品保供企业出具证明,对其员工发放人员通行证和车辆通行证,累计出具证明5份,发放人员通行证2714份、车辆通行证248份;汇总街道范围内保障市民生活的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企业、大型商超、食用农产品年销售企业等36家,制作发放便民服务温馨提示。
二是做好运行保障。汇总街道范围内保障城市基本运行的水、电、气、通讯等企业26家,制作发放便民服务温馨提示,并落实上述企业日常检查,线上线下核实核查工作人员核酸检测结果和个人防护情况,保障企业正常运转。
三是做好垃圾清运保障。全面做好医疗垃圾收运、生活垃圾收运、重点场所消毒以及环境整治工作。
在落实居民服务和企业服务方面,坂田推行四措并举。
一是服务重点企业。迅速制定工业企业(园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指引及检查表,每日常态上门核验、指导企业复工复产,累计协助5家企业复工复产,此外,在重点龙头企业专门设立核酸检测采样点,配备医护和扫码人员,协助开展核酸检测采样工作。
二是做好热线服务。形成24小时热线“接-转-研”闭环,累计接线量5966宗。接方面,设立13条24小时热线,配备24小时接线工作人员(经过简单的防疫政策培训上岗);转方面,依据上级下发指引,能解答的问题当场解答,需解决或跟进的问题,通知各社区、片区,并持续关注问题解决进度,无法予以解答的,及时报指挥部协调处置;研方面,每日汇总分析群众诉求,归纳总结主要类型及答复,更好地指导接听回答工作。
三是做好特殊群体排查服务。滚动排查孕产妇、重症精神病等患者以及独居老人、重症患者等特殊群体,实施一对一贴心服务,累计摸排特殊人群2266人,其中,孕产妇306人,6岁以下孩童739人,65岁以上老人870人,重症患者6人,其他情况345人,开展特殊群体民生兜底保障服务7宗。
四是做好医疗服务。一是为居民发布包括居民买药指引、普通患者就医指引、危重症患者紧急情况就医指南、线上问诊流程等温馨提示,并提供龙岗区各公立医院就医联系方式、街道各社康中心名单及联系方式、各社区正在营业的药店名单;二是联系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链接辖区内现有医院、社康等医疗资源,并建立医疗资源联络机制;三是针对难以自行买药就医群众的紧急情况,及时安排车辆转运至医院进行救治。针对有就医需求但没有私家车、约不到120救护车和网约车出租车的居民,街道专门成立配备4辆专车的医疗兜底保障车队,提供免费送医服务。累计外出买药就医群众1364人次,医疗兜底保障车队送医1宗。
为了强化督查督办,坂田开展“双线监督”:将社会面督查和舆情督办紧密结合起来,开展线上线下监督。一方面,每日常态重点监督检查城中村、花园小区的卡口值守、人员进出登记、快递外卖管理、场所经营等情况,累计发现并现场督促整改问题61个;另一方面,通过收集网络舆情及时掌握居民对城市运行保障工作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相关工作组并对整改情况进行督办,累计督办涉疫舆情15宗、反映问题诉求18宗。
编辑 昌慧 审核 汪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