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井街道辛养社区防疫志愿者队伍文明有爱,短短6天内突破百人

宝安日报记者 罗裕昭 通讯员 陈伟成 文/图
2022-03-17 23:06
摘要

在核酸采样点,辛养社区的居民们为“大白”们竖起了大拇指,正如歌曲《平凡天使》中提到的那样,这群忙碌着的大白便是“最平凡却最温暖的天使。”

抗疫战场,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无数人在忙碌,在奔波,一刻都不停歇。你不知道他们是谁,你看不清他们长什么样子,只看见他们穿着白色的防护服,全副武装,他们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大白”。

沙井街道辛养社区核酸采样点,防疫志愿者们忙碌着。

“虽看不清你的样子,但记住了你的背影。”这些忙碌在核酸采样点的“大白”,奔波在爬楼送物资的“大白”,安抚焦虑群众的“大白”,很可能就是您的邻居和朋友。沙井街道辛养社区的这支防疫志愿队伍不断壮大,在短短6天内便突破百人。他们为社区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充实了力量,也让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充满了温度。

沙井街道辛养社区核酸采样点秩序井然。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

时钟拨回到3月11日,辛养社区发现一例确诊阳性病例,社区疫情防控压力突增。居民彭聪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主动联系辖区工作站,想为社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彭聪的到来让社区工作人员既意外又感动,意外的是在紧要关头,居民与社区同心同向,挺身而出;感动的是志愿者力量的充实,能够缓解一线的工作压力。“这一刻,我们是一家人。”社区工作人员说。

彭聪是一名企业员工,由于疫情的原因,他暂时放下了手头的工作,自发地加入家门口的志愿服务当中。3月12日,彭聪按照社区的统一安排,来到辖区的核酸采样点负责维持秩序,指导居民“亮码”等协调工作。在现场,贴于他防护服上的“沙井街道防疫志愿者”标识格外引人注目。很多居民在做完核酸采样后找到他,咨询其如何才能加入志愿者的队伍,想为家人、邻里们做点事。“‘沙井街道防疫志愿者’的身份让我倍加自豪,让我和我的邻里们走得更近了。”彭聪了解到居民们这一需求后,将志愿者的招募流程发在自己的抖音账号上,同时及时地将社区的防控讯息及时地传递给居民们。“让居民们清楚地了解,疫情当下,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这能够让他们更放心、更安心。”


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都对“大白”竖起了大拇指。

一群人温暖一座城

3月16日晚上十点半,彭聪结束了一天的志愿服务,走在路上他也没有闲着,在脑海中复盘这一天的工作,以让第二天的各项流程更加得顺畅,这已经成为他的习惯。

连日以来,每天长达十几个小时志愿服务让他感到很充实,“能为大家做点事,我很高兴!”目前,彭聪担任辛养社区防疫志愿队伍的队长,负责志愿者招募、现场统筹、分派协调等工作。

“我在辛养住了十二年了,这里俨然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我很开心地看到我的家人们和我一起努力。”每一天,都有新的志愿者加入,几乎每一天,彭聪都要对新加入的志愿者们开展上岗前的培训。记者了解到,辛养社区防疫志愿队伍的招募除了街道、社区的渠道外,更多的居民以自发自愿地以各种方式自由灵活地组织在一起。

彭聪正在指导居民出示核酸码。

疫情来袭,但人心滚烫。无论是退休了的叔叔阿姨,还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他们身穿红马甲,穿梭在大街小巷,驻扎在社区卡口,摸排、测体温、沟通、维持秩序……打开微信运动排行榜,最上方都能看到他们每天行走的步数,每天都能在志愿者群里听到他们的服务体会。他们没有职务,但身怀信任,没有报酬,却肩负责任。这支队伍从1个人到100个人,仅仅花了6天,透过一个个闪耀的红色身影,在沙井辖区凝聚起一股强大的抗疫合力。

“每次来做核酸都非常有秩序,工作人员服务都很好。”“多谢你们!有你们在,我们很安心。”在核酸采样点,辛养社区的居民们为“大白”们竖起了大拇指,正如歌曲《平凡天使》中提到的那样,这群忙碌着的大白便是“最平凡却最温暖的天使。”

(来源:宝安湾)

编辑 李依林 审核 汪新林

(作者:宝安日报记者 罗裕昭 通讯员 陈伟成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