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此时此刻,这座城市虽然慢了下来,却从来没有阻挡爱心暖流的无私涌动。3月14日,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党委、工会、团委纷纷发出倡议,号召广大员工在做好自身防护的情况下,力所能及地参与所在社区疫情防控服务。
央企担当,南网担当!连日来,许许多多深圳供电人穿梭在社区,战斗在防控一线。无论烈日骄阳,亦或是月满夜空,他们与各行各业的抗疫志愿者、党员干部、职工群众及广大白衣天使、社区工作者一道,共同筑起这座城市的坚固堡垒,爱心之城也因他们而更美。
“为打赢疫情攻坚战贡献电网人的力量!”
“烈日炎炎下,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巷子中穿梭,楼层再高也要走上去,户数再多也要耐心。”深圳福田供电局2021年入职的新员工张伟明在上沙做志愿者,这也是他第一次在深圳加入抗疫志愿者队伍,每天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使他深刻感受到抗疫之艰辛。
据了解,上沙是深圳本轮疫情严重的区域之一,和张伟明一样投身于此的深圳供电局志愿者还有不少。3月10日,该局积极响应市总工会号召,紧急动员组建抗疫志愿者突击队开展封闭工作14天。招募通知发出后,不管是20岁出头的团员青年,还是即将退休的老同志,大家都争先报名。仅用3个小时,一支20人的抗疫志愿者突击队就组建成功,第一时间奔赴上沙社区塘晏村。
“在上沙,我们日常任务包括流调溯源、检测筛查、社区卡口、走访排查、测温验码、消毒消杀、转运收治、代购代送、咨询慰问等。”张伟明说,虽然用餐环境和午休的地方都比较简单,但越是在这危急时刻,就越应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深圳打赢这一轮疫情攻坚战贡献电网人的力量。
深圳罗湖供电局员工李鑫峰平日就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此次她在参加完南湖街道志愿者工作后,继续响应号召支援上沙。由于志愿工作需封闭14天,使她不能时刻陪伴在家人身边,但家人都很支持她参加,特地录制了视频为她加油打气。孩子明白妈妈是在为守护深圳这个“大家庭”而努力,因此会在家独立完成网课,让妈妈安心抗疫。这般支持也让李鑫峰很是感动,“我希望能给孩子树立榜样,让他以后也能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人。”她说。
朴素的言语流露坚定的信念。除了在上沙,其它社区里也跃动着深圳供电人的身影。深圳罗湖供电局员工段雨舟穿好防护服,跟随志愿者队伍一同前往封控楼栋开展上门核酸检测。“虽然我们只能通过防护服上的名字辨别彼此,但是我们都出奇地有默契。”段雨舟笑着说,“我们相互加油打气,深圳一定会打赢这场‘战疫’。”
深圳福田供电局员工骆守康化身“大白”,到紫荆社区挨家挨户排查居家人员,扫码递管,帮助完成核酸检测,动作虽不难却不容有一丝差错。“我亲身体会到了基层街道工作人员‘一根针穿千条线’的不易。”骆守康如名字般,点亮自己,“守”护安“康”。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每一个爱心之举,都化作一张温暖的名片,传递出电网人的无私与奉献,收获着来自市民的肯定与点赞。
在罗湖区南湖街道负责绿色通道指引的深圳龙华供电局员工陈仕煜,主要帮助老年群体完成扫码等采样流程。他在核酸点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不停地重复引导话语。尽管嗓子都哑了,但他说,只要听到爷爷奶奶们的一声声“谢谢”,倦意顿时就烟消云散。
“在这次志愿活动的过程中,居民积极配合防疫工作,医护人员竭尽全力,志愿者守望相助,无不让我感受到了深圳的包容和温暖。我守在这都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就像大家是认识很久的朋友。”张伟明在志愿工作劳累之余感慨道,“有一些居民给我们送水,出于防疫要求,我们并不会拿,但他们真真实实地滋润了我的内心。”
志愿行动更是心灵成长之旅。“防疫工作真的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很多,既需要工作人员的高效运作,还需要民众的积极配合才能顺利开展。”深圳供电局变电管理一所员工陈奕言是驻守卡口与管控区之间的缓冲带——“小码头”的一员,和其他志愿者一起,他将快递、外卖分批送进社区,是承担居民物资输送的“小桥梁”。“想到居民们能安安心心地在家收到自己订购的东西,我心里就感到特别满足,觉得自己真正地帮助到了其他人。”陈奕言说。
“当上了防疫志愿者,我觉得不仅是承担了社会责任,更是向周围人发出‘人人战疫’的倡议,当我参加完活动,周围有许多同事都来问我去哪里可以参加志愿活动,我很感动,也很欣慰,我的举动可以影响到周边的人。”在南山街道学府社区任志愿者的深圳南山供电局员工徐一洋说。
疫情无情人有情。深圳供电人的爱心日志还在延续。它是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你我他,是点亮这座城市的“南网情深”。
(原标题《电网志愿者温暖这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