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疫情卷土重来,深圳在2022年3月13日发布最新通告:“全市公交、地铁停运,全市人员非必要不离深”。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三轮全员核酸检测,我第一时间积极配合,落实企业员工完成各轮全员核酸检测,自动做社区志愿者,深入检测点和社区出入口,协调人员排队检测核酸等防疫工作。
同时,第一时间响应文博单位指示,闭园、闭馆、出通告,自动开具防疫工作证明,方便出入志愿服务,负责疫情排查、防控、往返单位布置防疫工作。在接到龙岗区社区义工队的抗疫服务需求后,我第一时间参加抗疫志愿服务、支援第一轮全民核酸检测。
2022年3月13日晚7点至10点,我在龙岗区六约地铁站核酸检测点服务居民做好核酸检测准备工作,并引导队伍按顺序排队和扫码工作;3月12日,在龙岗区红棉社区核酸检测点,协助义工队开展核酸检测有序排队工作;3月10日,在龙岗区平湖街道新木社区开展核酸检测点人员排队和引导扫码工作,一切听从统一调度和安排。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偶尔会感受到居民的恐惧焦虑情绪,我都给予适当的安抚,传递信心,希望在疫情面前尽点微薄之力,为深圳加油!
疫情期间,作为“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除了日常疫情防控布置工作以外,我一直在探索用另一种方式来传播传统工匠文化。我结合深圳中学学生团队,和童若飞同学团队栏目《少年拾遗》共同拍摄创作,以青少年的视角对深圳市丁全匠作博物馆进行探索、研究、传播、守护和再创造。通过纪录片的形式,让青少年们在疫情期间静下心来了解传统工匠技艺的同时,深入了解博物馆更精粹、更酷的一面。从而来传承、传播、弘扬传统技艺,发扬工匠精神,领悟非遗文化,让更多同龄人加入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之中。
疫情来袭,深圳市丁全匠作博物馆不得不暂时关闭,最后决定将博物馆的内容和价值尽可能在网上复制,让非遗保护和传承不再受限于时间亦或空间的阻隔。我尽我所能摄制了博物馆的藏品,并计划拍摄、剪辑完成了视频短片,作为全新的线上博物馆的引入。
作为劳模群体中的一员,我很高兴能够实地参与非遗保护的过程,也希望这一点微不足道的贡献,可以抛砖引玉,在疫情中以正能量的工匠精神传递对疫情期间在家隔离中寻找和欣赏对传统文化的新认知,新理解和新的传播,为匠作博物馆非遗文化的推广和发展,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思路。我想这就是疫情期间做了最有意义和价值的事。
编辑 昌慧 审核 谭凤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