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邻聚力” 你我零距离
深圳晚报记者 易芬 曾贤平 刘丹青
2022-03-16 09:00


罗湖黄贝辖区四川达州通川区来深建设者党支部诸多党员和四川老乡为邻居运送物资。 受访者提供

在疫情防控时期,邻里互助温情流淌。多个街道、小区被划为封控、管控区,邻里之间反倒有了更多接触、交流的机会。一个微笑、一个帮助、一声谢谢,在无形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衍生出一股深圳“邻聚力”。

在这场战疫中,很多人主动站了出来,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和社区治理工作,跑腿送物资、做好消杀、帮忙喂猫、联系买药……哪里人手不够就去哪里。一件件看似平凡的小事,却为社区治理添上了光彩的一笔,让深圳“邻聚力”越来越强。

福田区益田村

“物业人”为居民守好家门

益田村管理处工作人员把居民的外卖分放到置物架上。 通讯员 蔡瑜婷 张可心 摄

连日来,福田区福保街道疫情防控措施不断升级,在有着近4万人生活的大型小区——益田村,深圳住宅物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的“物业人”迅速站了出来,冲在一线,拉水马、配送物资、做好消杀,为小区搭起了第一道守护屏。

自益田村划分封控、管控区域以来,益田村管理处主任霍武政立即与小区内大型商超沟通协调,切实保障小区内居民的基本生活物资齐全。对于封控区的居民,他主动号召联合业委会为他们免费提供物资,送至每家每户,为他们加油打气。除了封控区外,还有很多腿脚不便的老人也需要照顾。服务中心主任祝方红化身“跑腿小分队”队长,带领部门员工变成“大白”和“小蓝”,第一时间将居民所需物品送到他们手中,让居民在管控期间过得舒心、安心、暖心。

疫情期间,有市民说“空气里散发的消毒水味道让人安心。”消毒工作也是物业人每天必须“打卡”的任务。有着20余年工作经验的蔡高木组织了环卫部近百名员工,每天定时对核酸采样点、医疗垃圾、物资配送车辆进行消杀,对出现居民被移送到医院隔离情况后做到第一时间消杀电梯等。夜里还要对180桶生活垃圾以及隔离户垃圾进行消杀、处置,严守疫情防控环境卫生战线。

在物业人心里,没有人比他们更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方土地,这里的一切都是他们日夜捍卫的家园。“我们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力所能及之事,一定能打赢这场战疫。”

南山区月亮湾花园

“卡嫂”守护社区“大家”

月亮湾社区卡嫂志愿队参与社区疫情防控。 深圳晚报记者 曾贤平 摄

网格化管理,是社区为疫情防控构建的一道道坚实而有力的安全网,其中离不开居民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在南山区南山街道月亮湾花园,有一群“卡嫂”(卡车司机家属),她们在社区防控一线,或穿红马甲指引居民排队登记信息,或换上防护服发放测试剂,还有的与社区工作人员一道上门“扫楼”,确保全员核酸采样,她们为社区防疫工作撑起“半边天”的作用。

月亮湾社区“卡嫂”妇女联合会副主席钟飞跃介绍,早在2020年开始,“卡嫂”就投入到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中,社区自从成立妇联组织后,越来越多的妇女参与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我们在做义工方面,只能说兼顾,但每个人都愿意把时间挤出来。”钟飞跃介绍,大部分“卡嫂”在经营物流公司,白天还要处理公司事务。钟飞跃和所有“卡嫂”一样,在社区提前发布志愿岗位需求后,先安顿家事,再安排公司事务,谁有空谁就报名参与。

今年春节,她们考虑到深圳在1月份就开始有零散的疫情发生,社区需要志愿者,因此从正月初一就开始工作在辖区疫苗接种点、小区卡口门岗、核酸采样点进行维持秩序,扫码登记。“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社区发布招募,大家都会踊跃报名。”钟飞跃介绍,志愿岗班表从8时排到24时,她们就分为三班轮流上阵。

在社区疫情防控岗位上,她们一遍遍重复着最基础的动作:引导、扫码、登记、答疑……但这是防控“过滤网”不可缺少的一环。“说不累那是假的,我们不是20多岁的小姑娘,一天站着都会腰酸背痛,最长的服务时间是16个小时,中间就只有吃饭的时间歇一会。”钟飞跃说,“家的事尽量少安排,最重要是把月亮湾花园这个‘大家’守护住。”

所有辛苦和努力,居民都看在眼里。今年2月底,在全民核酸采样工作中,一位6岁的小女孩将一幅画送给钟飞跃,说“阿姨,你们辛苦了。”画面是她们参与核酸采样工作的场景,画面传到微信群,所有“卡嫂”都感觉特别温暖。

“我们家属对我们做义工特别支持,大家也以自己家中有义工为荣。自己为社会做贡献,对孩子也是榜样。”钟飞跃说,很多家属也一起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岗位上经常能看到“父子阵”“母子阵”。“今年疫情形势严峻,政府投入财力物力和人力都很庞大,作为居民,付出一点是应该的。

罗湖区黄贝岭

老乡带老乡一起做义工

王文东是罗湖黄贝辖区四川达州通川区来深建设者党支部委员,他和很多老乡一样,与罗湖黄贝岭结下不解之缘。当疫情来临,众多城中村楼宇被管控,他站了出来,与老乡一起变身“小蓝”“大白”,做宣传、送物资、解难题。

3月6日深夜,罗湖区在黄贝街道划定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王文东和众多居住在黄贝岭上村的老乡很快联络了远在四川的达州通川区来深建设者党支部书记邱兴堂。邱兴堂与社区党委书记杨海鹏商议之后就当即表示四川老乡将随叫随到。与此同时,住在黄贝岭中村的支部兼职委员邱蜀钧也在凌晨向黄贝岭社区党委报到。此后,邱兴堂及党员冯学安一直在四川达州通川老乡的“巴山儿女互助群”之中推送各类温馨提示,组建了“通川有礼,同心抗疫”志愿服务队伍。

3月6日,王文东按照社区的安排,在群里招募了十来个老乡,换上了防护服,戴上面罩,在200多栋城中村大门上张贴《温馨提示》。随后他们又拿起了大喇叭,行走在一栋栋管控区楼宇下,用乡音劝说扎堆“摆龙门阵”的老乡散开、回家,老乡来劝老乡,很有效。

3月7日、8日又有任务来了,当地股份公司给众多封控区、管控区居民赠送蔬菜,但是从卡口到居民家中这段距离,需要众多人手。

“有没有老乡想来做义工,把菜给大家送上去?”王文东在500人的老乡群里一喊,立刻就有许多人响应。白天就有50多名老乡前来帮忙,晚上又来了90多个人,有的老乡一家三口都来了。他们从早晨忙到晚上,用手推车、三轮车将蔬菜送到居民家中,上坡下坡、上楼下楼,一不小心就走了两三万步,一句句四川话在黄贝岭上村里响起:“谢谢你!”“辛苦咯。”

此后数天,王文东在管控区黄贝岭上村带领老乡中的义工骨干、热心人士,在老乡群里宣传做核酸、不扎堆等抗议举措,众多老乡纷纷响应,在家中写下祝福话语,绘制画作、拍摄照片,一句句“黄贝岭加油、通川人雄起。”“黄贝通川是一家,疫情防控你我他!”“病毒无情,人间有爱,勇毅笃定,战无不胜,黄贝岭加油!”邱蜀钧将大家的加油和祝福话语制作成视频,通过“通川人在罗湖”的视频号发布。

王文东、孙燕等来深建设者党支部成员们会根据社区的需要,组织老乡志愿者到不同的地方支援,“需要多少人,我们就组织多少人,大家都积极响应!”近日,王文东根据社区的安排,带上猫粮,去帮一位在外回不来的邻居喂猫,帮助老乡们联系买药,在卡口运送老乡家中的物资,大大缓解了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压力。

是的,他们连续奔波的身影,他们的“雄起”口号,让黄贝岭这片城中村“邻聚力”越来越强。

(来源:深圳晚报)

编辑 刘春雨  审核 麦苗茵

(作者:深圳晚报记者 易芬 曾贤平 刘丹青)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