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封控区、管控区如何调整好心态?专家给出“心理处方”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2022-03-08 19:05

足不出户时,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近日,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福田区心理健康中心)副主任医师李丽红给出几条建议。

早睡早起规律作息,适量运动

李丽红介绍,疫情期间,有些居民熬夜追剧,或者白天贪睡,这样不利于身心健康。李丽红建议市民保持早睡早起的规律作息,每天睡眠时间为7到8小时是最理想睡眠,不要熬夜,也不要过度睡眠。如果白天犯困,试着稍微限制下午睡眠,把睡意留到夜间就寝时间。同时,建议大家保持规律进食,吃健康营养新鲜的食物,不暴饮暴食,有助于我们保持身心健康。

适量运动是很好的缓解和应对不良情绪的方式。小区被管控期间,市民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运动项目,建议每周进行3—5次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为30—45分钟(也可以分开一天多次),运动强度以微汗、运动时可以保持适当言语交流为宜,逐渐养成运动的习惯。运动时间可以选择在早晨、傍晚及其他空闲时间,在睡前2—3小时内不建议运动。

白天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节律,定时睡觉起床,按时作息、适当锻炼,不“耗竭式”玩乐,避免过度投入工作或过分劳累。

李丽红建议市民每天冲个澡或泡个澡。此外,适当的洗澡水温(40-44℃)还能缓解肌肉酸痛,沐浴露的香味能舒缓紧张的神经,会让市民有个舒坦的时刻。  即使居家期间,也不要忽略自己的穿着打扮,早上起床,挑选一套干净整洁舒适的衣服会让您的心情保持愉悦。

如果是与家人一起居家,家人之间可以多交流,相互支持。如果一个人独处,可通过网络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确保自己获得联结与支持。

如果出现不良情绪怎么办?备一个情绪急救工具箱

那么,在小区被管控期间,处于疫情管控区,有的居民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如何应对这些情绪?

李丽红副主任医师建议,这些情绪可能是应激反应,如果出现了应激反应,告诉自己,这是正常的反应,只是反应有点过了而已,就像闹钟的铃声太大了一样,要做的就是把音量调低一点就行了。

具体来说,市民可以保持对自己身体反应、情绪的觉察,并且接纳这些应激反应。对于痛苦的感受、恐惧的情绪,主动接纳它们,为它们让出空间,不去抗拒、控制和逃避它们,将它们作为客体去观察。

市民也可以去向亲友倾诉。当市民有不安的情绪时,可以做腹式呼吸,它可以通过调整呼吸,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我们的神经系统稳定下来。

李丽红建议给自己准备一个情绪急救工具箱,在您感到不安、焦虑、愤怒、心情低落的时候,在工具箱里找到当下可以做的事情去做。一是听您喜欢的音乐(把您最喜欢的音乐收藏在您的歌曲目录中,以便随时可以获取)。二是做喜欢的运动(打太极、瑜伽、跳绳等等);练习深呼吸、洗热水澡、洗头、做个面膜。三是做家务,包括整理衣服、房间杂物,做美食,体验专心做美食的过程,并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四是静下心来喝一杯茶,养花、养鱼或抱抱您心爱的宠物或者公仔。五是查看与家人一起游玩的照片,与亲友聊天等。

当尝试了上述方法,觉察到效果不大的时候,市民可以寻求专业心理援助。每个封控区都有心理医生,需要的时候可以向社区询问所在社区心理医生的电话,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的心理服务专业人员全天候接听。

(原标题《身处封控区、管控区如何好心态?专家给出“心理处方”》)

编辑 特区报-连博审读 刘春生审核 冻结-党毅浩,新闻网-曹亮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