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深圳疫情防控形势处于紧要关头,龙华区在四个街道划定了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为保障“三区”内居民健康,龙华区人民医院党委迅速响应,将会议室搬进了封控区的临时帐篷内,紧急成立了核酸采样、医疗救治、心理关爱三支党员先锋健康护卫队,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为确保居民安全,在“三区”首先要做的就是核酸排查。面对3万多居民的艰巨采样任务,民治区域社康中心主要负责人、入党积极分子谢冰松和党员童芳立刻开始紧急调配,半小时内号集成立核酸采样健康护卫队,并分成八个小组两小时内完成了400多人的上门采样。
除封控区外,管控区还有大量居民需要每日采样。为了方便居民,医院党委在管控区内设置了3个集中采样点,从早上9点持续工作到晚上12点,平均一天采样2万人次。
为确保居民安全,在“三区”首先要做的就是核酸排查。面对3万多居民的艰巨采样任务,民治区域社康中心主要负责人、入党积极分子谢冰松和党员童芳立刻开始紧急调配,半小时内号集成立核酸采样健康护卫队,并分成八个小组两小时内完成了400多人的上门采样。
除封控区外,管控区还有大量居民需要每日采样。为了方便居民,医院党委在管控区内设置了3个集中采样点,从早上9点持续工作到晚上12点,平均一天采样2万人次。
出发进行核酸采样
民治区域社康中心联合党支部宣传委员陈春华是此次封控管控区的采样总负责人。人员排班、物资清点、标本运送、医疗垃圾回收,有着丰富大规模采样工作经验的她对每个环节都了如指掌,将现场安排得井井有条,但大家并不知道她的先生和她一样都奋战在“战疫”一线许久没有回家,而家中4岁的孩子和七旬老人也急需要人照顾。当问及是什么让她做出这样的决定时,她放下了对父母的愧疚和对孩子的担心,铿锵有力地答道:“因为我是共产党员,鲜红的党旗提醒我,参加抗疫,我义不容辞!”
脱摘区
陈春华(右)现场指挥核酸采样工作
为应对封控、管控区居民身体不适等突发状况,区人民医院在封控、管控区设置了医疗救治点,安排健康卫士24小时轮值。截至3月2日,已完成封控、管控区370人次医疗需求,其中转运至医院40人次。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一定要满足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现场解决不了的就联系医院各个专科,在家解决不了的就转运到医院。”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罗新乐将会议室搬进了管控区的临时帐篷内,在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上,他叮嘱医疗救治组一定要做好医疗保障。
深夜仍坚守岗位的医疗救治组
帐篷里的疫情防控会
“牙齿痛到睡不着,能让我出去看医生吗?”
管控区的一位居民打来电话。
“什么时候开始疼的?有发烧流鼻涕吗?之前有做过检查吗?家里有常备药吗?”
党员全科医生蓝标明在经过耐心询问后,判断王先生的牙痛可以先自己在家服药缓解,于是指导王先生在美团买药上下单了消炎药,不到一小时,药就由社区工作人员送到了王先生家里。
电话询问患者情况
除了现场的医疗救治健康护卫队,区人民医院党委还建立了隔离人员医疗救治群,当现场医疗救治健康护卫队无法准确评估患者情况时,就会在群内向相应专科汇报,再由专科医生给出指导建议。
3月1日上午10点,医疗救治健康护卫队收到一名孕妇阴道出血的消息后立刻报告给妇科,妇科评估后建议转运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不到一个小时,该患者就由救护车转运至孕产妇定点救治医院。
隔离人员医疗救治群
为及时掌握“三区”居民心理状况,龙华区人民医院党委主动出击,成立了心理关爱健康护卫队。心理关爱健康护卫队通过线上发布心理测评,及时掌握居民心理状态,并对高危人群进行跟踪管理,累计服务约四百余人次。
心理关爱小组
在测评结果中,心理关爱健康护卫队发现一名女士得分很高,电话联系后得知她患有抑郁症,服药不规律,目前情绪不稳定。心理关爱健康护卫队立即请市、区心理专家进行电话会诊,同时联系区慢病中心开药,并安排专人送药上门。在每天的电话疏导和规律服药下,该女士情况一天天好转。2月28号,被隔离的第三天,她在朋友圈写道:“今天的医生超级耐心,超级温暖,不停告诉我只要勇敢去面对,就一定能治好。我不是一个人在努力。”
封控区一名患者在朋友圈发文
朋友圈中提到的“超级温暖”的医生是心理关爱小组组长、龙园社康裴曦医生。这位年轻医生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先后负责了5家隔离酒店的心理咨询工作,并在抗疫的最前线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当问及为何要申请入党时,他坚定地回答:“对比国内外新冠疫情的形势,我深刻感受到组织的力量,因此我请求能够以党员的身份与组织一起战斗,用党员的身份守护龙华居民的心理健康。”鲜红的党旗飘扬
在大街小巷的核酸采样点
龙医健康卫士忙碌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只为了同一的目的——
织密对抗疫情的防护网
筑牢人民健康的铁壁铜墙
编辑 刘荣 审核 刘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