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2022广东油茶产业大会在河源举行。据悉,这是广东首次在省级层面举办推动油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活动。会议指岀,要进行多部门协作,统筹协调,共同完成省研究确定工作目标。
据介绍,目前,广东全省油茶种植面积约263万亩,油茶籽产量超22万,茶油3.4万吨,综合产值约100亿元。
其中,河源市油茶成功入围2021年广东省跨县集群产业园建设名单,省级财政安排1.5亿元资金支持建设。广东通过创新发展模式,推进油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一条产业扶贫、农民致富、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新路子。
此次大会以“打造油茶全产业链,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油茶产业发展报告与经验交流会和油茶产业大会两部分组成,内容包含油茶科技成果参观、油茶特色产业发展交流,现场群英荟萃,对推进优势特色产业跨县集群建设进行了有力部署。会议提出要做好提升三个认识、锚定四个目标、在五个字上下功夫。
会上,河源市市长何国森介绍,河源全市已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的油茶种植、加工及延伸产品体系,并精心打造出“南越飘香”“上山打油”等知名茶油品牌。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油茶产业发展报告与经验交流,进行了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联合实验室揭牌,油茶产业系列战略协议签署,并正式启动油茶“12221”市场营销行动。
提升三个认识 发掘油茶产业多元价值
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郑伟仪表示,壮大油茶产业是提升我省油料产能的重要抓手,要从3个方面深刻认识发展油茶产业的重大意义。
发展油茶产业是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的迫切需要。在耕地挖潜有限的现实面前,如何让“油瓶子”尽可能多装中国油,提升油茶产能应成为战略选择。
发展油茶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油茶具有一次种植、多年受益的特点,稳定收获期长达80年以上,除了可生产上乘食用油之外,茶油剩余物可广泛用于日用化工、制染等领域,综合效益显著。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底线工程。
发展油茶产业是筑牢粤北生态保护屏障粤北的有效举措。油茶根系发达,耐干旱贫瘠,适种范围广,有良好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是产业生态化的有效依托。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有助于北部生态区实现到 2025 年建成生态保护和农业绿色发展试验区双重目标,进一步筑牢粤北生态保护屏障。
锚定四个目标 构建油茶产业合作格局
“世界茶油看中国,中国油茶集散加工看广东。”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厅长顾幸伟表示,广东是全国油茶主产区之一,具备气候温润、雨水充沛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积极发展油茶特色产业大有可为,要借此契机着力推动实现4个目标。
聚合产业发展服务资源。依托省内首个油茶产业跨县集群,围绕油茶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科研、文旅等资源,搭建产业发展服务平台,实现油茶产业信息互联互通、相关产业互融互促,集聚金融、创新要素,构建广东油茶产业全域合作发展格局。
打造全产业链发展样板。以灯塔盆地为载体,引进大企业,运用大科技,打造油茶全产业链生产示范基地,进一步补链延链强链,推动油茶产业链提档升级、做大做强,聚力打造百亿油茶产业集群。
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借由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岭南联合实验室落地,整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优质资源,建立省级油茶产业技术转化研发平台,打造油茶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打造“广东油茶”公用品牌。按照“抓流通促生产”发展思路,培育“广东油茶”区域公用品牌,启动油茶产业“12221”市场营销行动。
(原标题《推动油茶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2022广东油茶产业大会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