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而来,迎难而上 园岭儿女战斗在新洲南村抗疫第一线

深圳特区报记者 彭军 通讯员 景亚强 蔡伊媛
2022-03-03 18:00
摘要

3月1日,福田区园岭街道支援沙头抗疫工作队130余人,在区委区政府和沙头街道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园岭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执法队队长郑奇武的统筹指挥下,联合沙头街道新洲社区工作人员、医护人员等多方力量,在短短7个小时内,实现了新洲南村全员信息核实采集和核酸检测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3月1日,福田区园岭街道支援沙头抗疫工作队130余人,在区委区政府和沙头街道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园岭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执法队队长郑奇武的统筹指挥下,联合沙头街道新洲社区工作人员、医护人员等多方力量,在短短7个小时内,实现了新洲南村全员信息核实采集和核酸检测工作。

五长联动有真章,条块作战见实效

“只有会用,人多才能力量大。”早上刚过6点,几乎一夜未睡的郑奇武抵达新洲南村封控现场,经过周密思考,此刻的他对于今天的作战计划已然成竹在胸。根据“五长联动,条块结合”的作战思路,新洲南村“五长”制防控模式(栋长-队长-片长-组长-团长)正式启动:由115名保安员担任栋长,轮班值守封控楼栋,牢牢把住出入关口;由13名干部担任队长,具体负责每个楼组(7-13栋楼)的防疫工作开展和突发事件处置;由2名干部担任片长,牵头安排东、西两大片区的各项防疫工作事宜,形成“片区-楼组-楼栋”块状管理;同时成立后勤保障、物资运送、应急处置、网格数据、核酸检测、信息整理和机动组等7个功能各异、互为补充的条状管理功能组,在组长的带领下重点保障居民就医、密接转运、三餐供应等要务;现场疫情防控行动由3名团长统一指挥。据悉,借助此次园岭街道驰援的30台无线对讲机,各点位指挥沟通无障碍无延迟,真正实现了全局“一盘棋”。

早上7点,现场工作人员准备就绪,全体片长、队长和栋长有序进入小区指定位置,开始楼栋管控。上午10时许,核酸检测和信息采集小组整装出发,开始挨家挨户上门开展人员信息核实采集和核酸检测。当晚8点不到,随着最后一批居民完成核酸采样,新洲南村核酸实测人数远超人口底数,实现了核酸检测“应检尽检”。

巾帼新人同党员,不辱使命勇担当

任重显先锋,时艰见本色。在这次新洲南村疫情防控工作中,园岭街道儿女充分发扬了不畏艰险、勇担使命的精神。

2月28日还在上沙社区支援抗疫的方心君,今天早上7点就已到新洲南村工作现场。她是本次行动中唯一的女性队长,负责着8栋楼的楼栋管控工作。由于新洲南村实行全员居家隔离,负责楼栋管控的人员必须守在自身工作区域之内,同时要积极对接居民所求,保障居民所需。因此,从早上进入小区到晚上9点迎来换班,方心君除了中午短暂休息吃饭外,就一直在她负责的区域内奔波。等到晚上脱下防护服时,她身上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

作为一名入职刚过一星期的社区网格员,蓝宇强在这次抗疫行动中,对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和责任感有了比以往更加清晰的感受。“您好,请开下门,我们要核实一下您住所现居住人员信息,同时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很难想象如今一天爬满4栋楼、熟练采集上百户信息的他,几天前还是个不知如何扫码绑管、上户登记慢人一拍的稚嫩小伙。

由于人手紧缺,多栋数、高楼层的上门核酸任务大多被在场的党员认领。园岭街道南天社区党委副书记张雷,从来到沙头街道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起,总用一句“这活我熟,交给我吧”就把最重最难的活揽过去。今天他不仅作为“三人小组”扫完了3栋楼,还参与机动组工作,对未完成核酸检测的居民进行“查缺补漏”,直到深夜离开封控区时,为他准备的晚饭早已凉透。

隔离不隔爱,温情抗疫情

为了保障新洲南村封控区居民的正常生活,以园岭街道支援沙头抗疫工作队为主力的物资运送组和后勤保障组时刻关注居民诉求,利用封控区内外接力保障各类物资“送货到家”、特殊需求特殊对待,实现了封控小区的内外“双向奔赴”。

居住在31栋的张先生今年刚确诊为白血病,按照医嘱,每月需前往医院开处方药,这几天正是取药之时。因配合防疫工作无法外出,如若连续几天不能用药,恐不利于病情控制,张先生心急如焚。上门配送物资的志愿者听闻此消息,立即将情况报告给队长陈喜才,由此开始了一场爱心接力。在指挥部、新洲社区党委和北大深圳医院的多方协调下,志愿者带上张先生的社保卡,赶往医院代开处方单,再到指定药店购买药品,紧接着又马不停蹄地将药品送到张先生手上。

疫情无情人有情,如此的暖心一幕近日在新洲南村频频上演,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春暖花开之日,就在不远之时。

编辑 姚静霞  审核 麦苗茵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彭军 通讯员 景亚强 蔡伊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