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与辨丨电子证照互通互认:便民事通民心
赵鑫
2022-03-01 09:24
收录于专题:圳论

漫画:颜庆雄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进一步加快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作出部署。《意见》提出,2022年底前,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电子证照共享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电子证照制发机制建立健全,企业和群众常用证照基本实现电子化,与实体证照同步制发和应用,在全国范围内标准统一、互通互认。本期思与辨就此展开讨论。

■ 主持人:赵 鑫

■ 嘉 宾:韩文龙(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主任、教授)

匡贤明(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李长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博导)

电子证照互通互认能够大幅降低制度性成本

主持人:电子证照互通互认带来哪些利好?

韩文龙:数字经济时代,以“电子证照互通互认”为代表的数字治理将进一步推动数字政府建设、落实简政放权和“放管服”改革,不断推动公共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随着“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深入推进和融合,电子证照互通互认将为企业营造更好更优的营商环境,为老百姓提供更便捷的政务服务,为全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匡贤明:证照只有得到认可才能发挥更大效用。在纸质形态下,受物理性质影响,其互通互认有一定限制。但在电子证照形态下,依托信息平台,可以方便地做到互通互认。对于市场主体和城乡居民来说,电子证照互通互认能够大幅降低制度性成本,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对释放经济增长潜力也是一个重要利好。

李长安:电子证照是信息时代政府管理、经济运行、社会运转的重要工具和载体,作为具有法律效力和行政效力的专业性、凭证类电子文件,日益成为市场主体和公民活动办事的主要电子凭证,是支撑政府服务运行的重要基础数据。实现电子证照互通互认,可以极大地节省行政成本,也给民众带来了很大方便。事实上,推行电子证照互通互认、共享应用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各地政务服务中心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打造智慧政务服务的重要抓手。

最大的好处就是便民利民

主持人:《意见》提出,扩大个人电子证照应用领域。推进户口簿、身份证、社会保障卡、不动产权证书等个人常用证照电子化应用,意味着什么?除《意见》中明确扩大的电子证照应用领域外,还有哪些领域应当推行电子证照?

李长安:扩大个人电子证照的应用领域,最大的好处就是便民利民。以前群众办事,如果少拿了证照,就必须回去取。现在只要是入库类的证照,都无需再提供纸质版了,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多跑路的问题。按照《意见》的要求,电子证照要聚焦惠企利民,围绕个人、企业高频证照电子化、社会化应用场景,覆盖教育、公安、民政等主要政务服务领域。换句话说,只要能够实现电子化的相关证照,都应该通过互通互认加以推行。

匡贤明:这次《意见》明显扩大了电子证照的使用范围,市场主体、城乡居民办理涉及证照的相关事项将更加便捷,为“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对于一些常规性证照,在实现互通互认后,可以直接线上调取和使用,大大节约了社会成本。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时期,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除《意见》中明确扩大的电子证照应用领域外,以下几类证照也可以考虑在内:一是新经济新业态中出现的一些证照,比如新兴职业证照;二是行业协会中使用的证照。当然,最重要的是构建一个开放和分级的互通互认系统,使电子证照发挥更大的杠杆效应。

韩文龙:这意味着,一是便民惠民措施将得到进一步落实;二是数字社会治理和数字政府建设将取得新进展,从而推动政府、企业和居民协同参与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治理体系形成;三是在电子证照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我们必须不断创新治理工具和制度,适应新要求和新挑战。除《意见》中明确扩大的电子证照应用领域外,涉及各类社会组织,如慈善组织、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等的登记、组织、监管等均可逐渐实现证照电子化。

筑牢电子证照应用安全防线

主持人:推动电子证照互通互认政策落地,要重点关注哪些问题?

匡贤明:一是全国统一电子证照平台的建设。目前各地电子证照系统大多分散建设管理,整合应用困难,且证件信息与文件标准不统一,大范围共享互认难度大。要发挥电子证照的最大作用,需要有统一的电子证照平台,使得全国范围内所有居民与市场主体相关事项都可以在平台得到办理,这项工程在技术上并不难,关键是统筹设计,统一建设。二是推动电子证照与实际业务的自动对接。例如,专业技术人员申报相关职称时,其基本信息通过电子证照自动导入即可,无须重复填写。三是建立统一的标准与规范。为避免不同地区对跨区域电子证照认可的疑虑,可以建立全国范围的电子证照互信互认试点,发布电子证照应用场景清单、制定电子证照互认业务配套规则,明确电子证照跨地区异议处理机制、电子证照线上线下互补制度,加快构建电子证照安全制度和授权管理规则。由此使电子证照的效用实现最大化,为构建良好发展环境夯实基础。

韩文龙:一是加强政务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全国统一的电子证照管理、服务和监管平台。二是破除地方政府之间的制度隔阂和利益藩篱,形成全国“一盘棋”,严格落实电子证照互通互认的各项政策措施。三是要分阶段有步骤地开展电子证照颁发、互认。在基础设施、技术支持、制度构建、大数据监管等领域基本条件成熟的前提下,逐步试点和探索电子证照互通互认的范围和规模。四是要注重数据安全问题,防止隐私泄露、数据泄露和社会风险事件的发生,从技术、制度和国家安全等层面做好数据的安全保障工作。

李长安:安全性是电子证照互通互认政策能否落地的基础和前提。许多人都会担心,如今各种网络攻击及信息盗窃,能保证它安全可靠吗?承载电子证照的手机一旦落入别人手中,如何确保个人身份不被利用?为此,《意见》提出了专门要求,要建立健全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依法严厉打击电子证照制作生成过程中的造假行为,杜绝未经授权擅自调用、留存电子证照信息,切实保障电子证照及相关信息合法合规使用,保护持证主体的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只有认真守住安全性这道关,切实筑牢电子证照应用安全防线,才能让使用者放心,其应用范围才能不断扩大。

编辑 特区报-秦天审读 吴剑林审核 特区报-张雪松,新闻网-曹亮
(作者:赵鑫)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