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交通运输厅24日消息,2022年春运将于2月25日正式落幕。据统计,截至2月23日,全省累计发送旅客9363万人次,同比减少22.04%;全省高速公路累计车流量约20800万车次,日均车流量547万车次,同比基本持平,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圆满完成春运各项保障任务,实现了“平安、畅顺、满意”的总目标。
据统计,1月17日至2月23日,全省累计发送旅客9363万人次。其中,道路累计共发送旅客6338万人次;水路累计发送旅客245万人次;铁路累计发送旅客2372万人次;民航累计发送旅客408万人次。琼州海峡轮渡发送246.5万人次,同比增长61%。全省城市轨道交通累计发送旅客3.84亿人次,广清、广州东环城际铁路累计发送旅客18.2万人次。
春运以来,全省高速公路出、入省车流量较大,出省累计车流量约747万车次,同比增长39.18%;入省累计车流量约801万车次,同比增长17.9%;粤港澳大湾区重点路段车流总量约10053万车次,同比减少8.3%。
为了打造平安、畅顺、满意春运,全省交通人坚守岗位,疏堵保畅。据统计,1月17日至2月23日,全省出动交通运输执法人员13.89万人次,查处各类交通运输违法违规案件1.07万宗。全省高速公路出动路政人员9.39万人次,巡查里程合计452万公里,疏导拥堵2914次,协助交警处理交通事件1.03万宗,清理路障3731处。
春运期间,省交通运输厅进一步升级安全保障措施,通过引入云计算、大数据等新科技手段,深入开展隐患排查,营造安全的出行环境。伴随着一批批“黑科技”设备在春运期间投入使用,老百姓的回家之路愈加安全。
“许多人眼识别不到的细小裂缝,都无法逃脱检测系统的‘法眼’。”在连英高速,路面病害监测系统在众多“黑科技”最亮眼的一个。
据统计,该系统上线以来,每月减少人工巡检48次,不仅减少人力成本,还让细小隐患“无所遁形”。南沙大桥通过运用5GF新技术,实现了路政车载视频实时回传监控中心,实现可视化操作和预警,使决策更科学、管理更高效、信息更畅顺。乐广高速利用“智慧眼”——BDS-50雷达+视频全天候智能桥梁防撞预警系统,对白土北江特大桥实行24小时视频动态监测,为有效降低船撞桥事故发生的风险。
今年春运后期,寒潮侵袭广东。为保障全省路网安全畅通,省交通运输厅迅速组织应急抢险队伍,及时开展防寒抗冻工作。全省交通养护、路政、执法人员等全面上路,加强隐患排查。据统计,京珠北、乐广、韶赣、仁新、新博等高速公路路段,共出动养护巡查人员6200余人次,投入除冰作业人员430余名,有力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在抗冰过程中,智慧交通也“尽显身手”。京珠北联合高速交警、气象局共同打造了“高速公路恶劣天气交通预警处置平台”,利用云技术和大数据处理直观展现地面温度、气温、降水等动态变化,让区域之间、路警之间的联勤联动更科学、更迅速、更同步。
据统计,1月17日至2月23日,全省累计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同比下降约24.93%,死亡人数同比下降约12.8%,实现了交通事故和死亡人数“双下降”。
(原标题《春运广东旅客发送量9363万人次,高速车流量超2亿车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