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给您造成困扰。但还是希望您配合我,做一个简单的调查。”疫情期间,宝安中学(集团)初中部工会主席杨国良,每次给受访群众打电话,都要这样开场白。
记者了解到,此次疫情发生以来,宝安区一万两千余名宝安教师奋战在抗疫工作一线,协助开展疫情流调、电话提醒等工作。在极有限的时间窗口内,他们拨出了106万通电话,筑起一道防疫防线,传递点滴温暖,写成了送给学子最生动、最优美的教科书。
“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这是最光荣的工作总结。”杨国良说。2月1号开始,宝安组织全区105所学校投入到抗疫工作中,此时他还有10天就退休了。
疫情发生以来,宝安区教育系统累计有一万两千余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如流调溯源、提醒防护、大数据核查以及志愿服务等。其中,通过电话等方式,提醒离深建设者们加强自身防护、及时核酸检测等工作,任务量大、时效性要求高,最高峰的2月6日,参与的宝安老师达到了九千余名。
老师们踊跃参与。2号凌晨,在宝安区文汇学校的工作群中,接龙信息不断响起,老师们响应号召积极参加抗疫工作,原计划召集40人,仅仅几十分钟就已经有83位教师报名参加。建安小学校长刘红梅则介绍说,他们学校原本计划召集30人参与抗疫,结果回来了50人,让人非常感动。3号清晨,宝安区原计划召集的三千余名教师全部集结完毕,当天下午积极参与的教师志愿者总人数达到五千余名。
翻身实验学校(东校区)副校长吴建平主动报名成为第一批志愿者。“这个春节,我第一次看到了凌晨的街景,纵使夜深寒冷,但我坚信,在大家勠力同心守护下,我们终将迎来温暖和曙光。”她说。
建安小学老师宋雪说,最早一批老师在1号凌晨就接到电话,无怨无悔马上行动,此后不停有老师加入队伍,汇聚成一支万人的磅礴力量
弘雅小学副校长肖琳告诉记者,工作初期,有些群众不理解,配合度不高。但是在自报家门表明老师身份之后,对方的口气马上就柔软起来,工作开展起来比较顺利。
有一次,肖琳打给一位因密接风险被临时隔离在超市的群众打提醒电话时,这位妈妈非常担心居住在家的12岁的女儿,肖琳马上协调,工作人员联系到孩子的老师马上安抚学生,并反馈给对方,“她对我说,我知道有你们,我就放心。感觉被信任,我们也很感动。”肖琳说。
“我们也进行调整,比如名单里面有些是一家人的,我们就选择年轻人来打电话,尽可能减少对老人小孩的影响。”宋雪告诉记者,“结束时,对方说一句,你们也辛苦了,这对我们来讲,就足够了。”
宝安区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罗辉告诉记者,从宽慰鼓励到帮助解决问题,数千名教师志愿者拨打出了106万通电话。106万通电话,不是机械地了解掌握信息,更像是一个温暖的怀抱、一座联通心灵的桥梁,在共克时艰的关键时刻温暖和抚慰了身处特殊环境中的群众的心灵。
参加抗疫的老师在筑起抗疫防线的同时,还成为了解决问题的渠道纽带,抗疫正能量的传播使者。
部分流调对象接到电话时,心理压力很大,老师们则变成了一个心灵疏导者,“我们随时更新学习各种最新防疫政策,准确地传递给他们,同时学习如何疏导他们的情绪。”宋雪说。
罗辉告诉记者,教师志愿者会专门收集受访人员的求助信息,转到各个对应的部门去解决,帮助有需要的人。
每个人都有了亲身体会。“亲身参与抗疫也让我们看到什么是深圳温度,看到了所有抗疫工作人员的付出和努力。”宋雪说。
“这次开学,我们的第一课,就是要把抗疫的经历讲给学生们听。”肖琳说,要把老师挺身而出的榜样作用告诉给学生,教育他们将来如果国家和社会有需要,也要勇敢站出来。
“送给你小星星,送你花一朵……”宝安小学的同学们自发拍摄视频,用稚嫩的歌声和热情的舞蹈为教师志愿者们送上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祝福。相同的敬意祝福,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在宝安各个学校、幼儿园中接力传递,成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言传身教最生动的注脚和最温暖的演绎。
编辑 姚静霞 审核 谭凤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