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自网络
潮籍艺术家“岭东三杰” 画
潮籍艺术家“岭东三杰”(方展荣、苏维贤、李一方)在壬寅年新春来临之际,特为【读特曾兄靓声】音频开播一周年贺喜。
除夕情怀
作者:冯骥才
朗读:曾若明
编配:邬运河
录音:曾兄靓声戏剧录音工作坊
录音时间:2020年1月23日(除夕前)
地点:深 圳
除夕是一年最后一天、最后一个夜晚,是一岁中剩余的一点短暂的时光。时光是留不住的,不管我们怎么珍惜它,它还是一天天的在我们的身边烟消云散。古人不是说过“黄金易得,韶光难留”吗?
所以在这一年最后的夜晚,要用“守岁”——也就是不睡觉,眼巴巴地守着它——来对上天恩赐的岁月时光以及眼前这段珍贵的生命时间表示深切的留恋。
图片源自网络
除夕是中国人最具生命情感的日子。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和与自己有着血缘关系的亲人团聚在一起。首先是生养自己的父母,陪伴老人过年,有如依偎着自己生命的根与源头。再有便是和同血缘的一家人枝叶相拥,温习往昔,尽享亲情。腊月里到火车站或机场去看看声势浩大的春运吧。世界上哪个国家会有一亿人同时返乡,不都要在除夕那天赶到家里去?他们到底是为了吃年夜饭还是为了团圆?
此刻,我想起关于年夜饭的一段往事——
段兆泓 摄
一年除夕,家里正准备年夜饭,妻子忽说:“哎哟,还没有酒呢。”我说:“我忙的都是什么呀,怎么把最要紧的东西忘了!”酒是餐桌上的仙液。这一年一度的人间盛宴哪能没有酒的助兴、没有醉意?我二话不说忙披上棉衣,围上围巾,蹬上自行车去买酒。家里人平时都不喝酒,这个时候一瓶葡萄酒——哪怕是果酒也行。
段兆泓 摄
车行街上,天完全黑了,街道旁高高低低的窗子都亮着灯。一些人家开始年夜饭了,性急的孩子已经噼噼啪啪点响鞭炮。但是商店全上了门板,无处买到酒,我却不死心,无论如何今晚也不能让这顿年夜饭没有酒。车子一路骑下去,一直骑到百货大楼后边那条小街上,忽见道边一扇小窗亮着灯,里边花花绿绿,分明是个家庭式的小杂货铺。
我忙跳下车,过去扒窗一瞧,里边的小货架上天赐一般摆着几瓶红红的果酒。踏破铁鞋终于找到它了!我赶紧敲窗玻璃,里边出现一张胖胖的老汉的脸,他不开窗,只朝我摇摇手;我继续敲窗,他隔窗朝我叫道:“不卖了,过年了。”我一急,对他大叫:“老哥哥,我就差一瓶酒了!”谁料他听罢,怔了一下,唰地拉开小小的窗子,里边热乎乎混着炒菜味道的热气扑面而来,跟着一瓶美丽的红酒梦幻般地摆在我的面前。
段兆泓 摄
我付了钱,对他千恩万谢之后,把酒揣在怀里贴身的地方。我怕把酒摔了,然后飞快地一口气骑车到家。刚才把酒揣进怀里时酒瓶是凉的,现在将酒从怀里抽出时,光溜溜的瓶身竟被身体焐得很温暖。当晚这瓶廉价的果酒把我们一家人扰得热乎乎,我却还在感受着刚才那位老汉把酒“啪”地放在我面前的感觉。他怎么知道我那时为年夜饭缺一瓶酒时急切的心情?很简单——因为那是人们共有的年的情怀。
图片源自网络
于是我又想起,有一年的年根在火车站上。车厢里人满为患,连走道上也人贴着人地站着,从车门根本挤不上去,有人就从车窗往里爬。我看一个年轻人,半个身子已经爬进车窗,车里的熟人往里拉他,站台上工作人员往外拽他。双方都在使劲,这年轻人拼命地往车里挣扎。就在这个时候,忽然站台上的人不拉他了,反倒笑嘻嘻地把他推上去。我想,要是在平时,站台的工作人员决不会把他推上去,但这个时候为什么他这样做?为了帮他回家过年。
段兆泓 摄
年,真的是太美好的节日、太好的文化了。在这种文化氛围里,人人无须沟通,彼此心灵相印。正为此,除夕之夜千家万户燃起的烟花,才在寒冷的夜空中交相辉映,呈现出普天同庆的人间奇观。也正为此,那风中飘飞的吊钱,大门上斗大的福字,晶莹的饺子,感恩于天地与先人的香烛,风雪沙沙吹打的灯笼和人人打心底里绽放出来的笑容,才是这除夕之夜最深切的记忆。
朗读者 曾若明

曾若明,汕头市人,深圳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专家评审委员会专家。深圳保利剧院首任总经理,深圳曾兄靓声戏剧艺术表演工作坊创始人。现受聘于深圳文体旅游局重大项目办公室(新歌剧院项目组)高级顾问。
作者 冯骥才
图片源自网络
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画家、社会活动家。著有长篇小说《神灯前传》等大量作品,屡获全国优秀小说奖。近年来致力于民间艺术的保护和发掘工作。曾经担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
音乐制作人 邬运河

广东省录音师协会会员,从业于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记者。长期从事音乐编辑、录音与制作。众多节目作品获得全国、省、市各类奖项。
编辑 谢舒霖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詹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