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寒风里、夜幕下,500余名支援园山的医护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定格了这个时代最可爱的白衣天使形象。
连日来,支援园山的医护工作者们有的通宵采样,有的在寒风里持续工作一整天,汗水浸透了衣裳、模糊了护目镜,他们挺身而出的身影、他们坚守岗位的故事,值得书写和记录……
杨琳:带病坚守抗疫一线 十来天瘦了5斤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龙岗区吹响抗击疫情的冲锋号角,全力打赢阻击战。其中,广大冲锋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更是战役中的中坚力量,他们用勇气和汗水,为园山人民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杨琳是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护士长。疫情发生后,她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在微信群里接龙参与抗疫。从1月9日开始,杨琳就开始奔赴一线。10日,由于工作需要,她被派到园山街道西坑社区,负责对接支援园山的医护人员,从医护后勤物资的保障,到协调采样点位的人员安排,杨琳像个陀螺,转个不停。期间一有空,她就加入采样的队伍中,减轻大家的工作压力。
由于夜晚降温,杨琳感冒了,随后又引发了过敏。有人劝她,请个假吧,你这样会累倒的。她笑着说:“这个时候,到处都缺医护,我哪里能请假。我请假就要有人来替我,我不想给医院添麻烦。”从10日到20日,杨琳每天都扎在西坑,足迹走遍了西坑的大街小巷,平均每天工作超过14个小时。“杨医生这十来天,足足瘦了5斤。我是看着她瘦的,真的好心疼她和那些医护人员。”西坑社区工作人员说。
杨琳(右一)在进行核酸采样。
工作中的杨琳。
吴颖:与儿子在核酸检测点“相聚”
此次核酸采样工作,全市共有1787名医护人员支援园山街道核酸采样工作。“他们穿着闷不透风的防护服真的很辛苦!”现场看到医护人员身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还仍然一丝不苟地完成手上工作,直到深夜也仍未停止。市民李先生给他们点赞,并表示有这群医护来帮忙做采检,觉得很安心也很感动。
“感谢这些白衣天使,是他们守护着我们的安宁。真心想对他们说一句: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市民张先生由衷地对医护人员竖起大拇指。
近日,7岁的小男孩俊俊在姥姥及姥爷的陪同下,来到园山街道水浸围核酸检测点进行核酸采样,没想到碰到了给自己采样的护士妈妈。
小男孩做核酸偶遇母亲。
“他在排队时我就认出了他。”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呼吸内科护士长吴颖告诉记者,“可能因为我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他没认出来。我提示了之后,他还是有点不敢相认。”这一幕刚好被现场维持秩序的志愿者拍下。
深圳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吴颖一直在一线开展核酸检测工作。“有时一连6个小时,连厕所也不敢上。由于每天早出晚归,这段时间她很难见到儿子。“昨天将近晚上12点才回。”晚上采样时,由于天气太冷了,她的手指冻得像胡萝卜,肿胀的手背和小臂上布满了勒痕。
吴颖的儿子俊俊在园山保安小学上一年级,上星期刚放假。“老师让我们督促孩子每天进行核酸检测并上报。”吴颖已经三年没回老家了,“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到时候可以多点时间陪儿子。一家人在龙岗过一个团圆年。”
梁雅清:在核酸检测点度过26岁生日
梁雅清,龙岗三院乐城社康护士,1月12日,她在核酸采样点迎来了她的26岁生日。当天,她刚吃完饭,医院领导送来鲜花和水果,同事们和志愿者一起合唱生日歌,祝福她新的一年平平安安。
梁雅清。
收到生日惊喜的梁雅清意外又感动,自1月7日以来,她已经连续采样5天,“本来就想采样结束后回家休息,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打算,工作为先。”
特殊时期特殊的生日,两年没回过老家的她在许愿时说道,"希望疫情赶快结束,等疫情结束希望能够回老家。"随后又马不停蹄地开展核酸采样工作中去了。
编辑 昌慧 审核 汪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