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打头阵 暴雨涉险滩

深圳特区报记者 樊怡君 通讯员 张颂夏 文/图
2022-01-19 10:01
摘要

初见欧敏,是在2021年冬日的一个正午。当记者询问如何称呼他时,他说,“就叫我敏叔吧!”脸上挂满了灿烂的笑容。

暴雨中,欧敏(左)在排查水闸。

初见欧敏,是在2021年冬日的一个正午。当记者询问如何称呼他时,他说,“就叫我敏叔吧!”脸上挂满了灿烂的笑容。

自2010年起,欧敏便在深汕特别合作区鲘门镇红源村村委工作了。红源村是鲘门镇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下辖村民小组最多的行政村,要在这里当好村干部,深入实际、亲身实践尤为重要。这些年里,欧敏用脚步丈量红源村下辖14个自然村的每一条道路,亲手敲开610户家庭的每一扇门,在坑洼小路上磨平的鞋底,在疾风骤雨中被吹烂的雨伞,都是这一切付出背后静默的见证者。

2020年除夕,刚刚在镇上开完防疫紧急会议的欧敏急匆匆推开红源村梁家的门,告诉一家人说,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已经被确认为非常严重,梁家的女儿刚刚从武汉回来,需要足不出户、居家隔离。那段时间,村民们经常能看见身穿防护服的欧敏带着医务人员在梁家进进出出、忙前忙后,也经常能听到欧敏与其他村组干部之间“体温计够用吗?”“卡点那里有没有人在?”“大家不要互相串门!”的询问声和叮嘱声。最终,好消息传来,梁家女儿并未感染新冠肺炎,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对梁家的嘘寒问暖、无私帮助,是欧敏和村民们心贴着心的一个缩影。抗疫两年以来,红源村取得了零确诊、零疑似的“双零成绩”。

抗击疫情时苦干实干打头阵,在处理日常事务中,欧敏也敢于为民闯难关、涉险滩。

驷马岭村是红源村的一个村小组,是鲘门镇地势最低的地方,每逢降雨频繁的春末夏初,极易形成涝灾,雨水最深时漫到胸口,对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每到这时,欧敏便和镇村干部一道,把驷马岭村村民们安全地送到红源村党群中心休息。

在驷马岭村的众多村民中,两位高龄独居老人——96岁的曾奶奶和87岁的冯爷爷始终牵动着欧敏的心。

2020年初夏,连着下了几天的暴雨,当欧敏赶到时,冯爷爷门前低矮的小院里已经蓄满了水,正咕嘟咕嘟地往房里灌。欧敏见状,立即背起冯爷爷就往冲锋舟上跑。把冯爷爷安顿好后,他转身又奔向曾奶奶家,平日里只需要几分钟便能走完的路程,在大雨里却寸步难行。当欧敏背着曾奶奶淌水而出时,沙砾钻进了鞋袜,石子硌得足底生疼。他咬着牙把曾奶奶往身上托了托,以最快的速度向冲锋舟跑去。

“他是一名平凡的村干部,但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事,任何时候都能站在最危险的前面、最艰苦的前头,时时刻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是党联系群众的一根绳子。” 驻点红源村的镇党委委员马论如是说。

(原标题《抗疫打头阵 暴雨涉险滩——记深汕特别合作区鲘门镇红源村党支部委员、村委委员欧敏》)

编辑 编辑-黄小菊(客户端)审读 吴剑林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特区报-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樊怡君 通讯员 张颂夏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