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凌晨,在梅林街道下梅社区核酸采样点结束工作后的冰冰发了一条朋友圈,感谢匿名居民的爱心“投喂”。没过5分钟,一条评论弹出“请问需要义工吗,我可以去做义工!”
她是居住在下梅社区的朱小姐。在过去的两年里,曾三次从香港返深,经历了三次集中隔离转居家隔离或居家健康管理。因带着三个孩子,其中还有一个不到一岁的女儿,无论是在集中隔离点还是居家隔离期间,街道、社区工作人员都对其给予特别的人文关怀,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月13日晚上,还是在下梅社区核酸采样点工作的冰冰突然认出一个穿着蓝色隔离衣的老熟人,正在为采样完毕的居民发放完成核酸检测的贴纸。“朱小姐,您真的来了?” “感觉你们太辛苦了,只能做的就是积极配合,能出一份力就出一份力”,朱小姐微微一笑。
忙碌了一晚回到家后,冰冰又给朱小姐发了一条信息,“感谢您的加入,让我们更有信心战胜疫情”。
“我只是出了一些微薄之力,跟你们社区工作人员比起来太微不足道了……”
助人者,人助之。在梅林街道,还有许许多多的义工、居民,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着对辛勤付出的基层工作人员的谢意。在疫情期间涌现出的这些感恩善举,成为这座文明之城最生动的注脚。
编辑 刘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