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气象开,融出新精彩。
为进一步加强“三区”之间的联动实践,发挥高校创新知识外溢和辐射服务效应,推进桃源街道高校与中小学及企业互联共建,近日,南山区桃源街道党工委在银茶·遇见清华(清华大学国际研究生院科研楼一楼)召开了2021年第四次“三区融合”联席会议。
南山团区委等区相关职能部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等高校代表,优必选、深信服及水木深研创业研究院等园区企业代表,桃源中学、南山文理实验学校等辖区中小学代表应邀出席,街道党政领导、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社区党委书记参加了本次会议。
思维碰撞 畅谈想法
本次会议先后就桃源辖区高校与中小学、企业共建共享系列活动方案(讨论稿)、团区委关于2022年辖区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服务计划的初步方案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同时西丽湖人才服务中心运营单位向与会代表简单介绍了目前中心的试运营情况及下一步为校企服务、合作的构想。
在充满阅读书香气和浓郁咖啡气的氛围中,与会人员针对以上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和交流,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和建议,桃源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陈晖鹏做了精彩的总结发言。
校校联系 校企合作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密切合作,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学校开展实习实践能力培养、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桃源街道辖区内科教资源密集,高新企业集中,中小学数量较多。为了进一步整合高校丰富优质资源,有效发挥高校教育资源辐射带动作用,桃源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城市建设办公室主任周丹娜详细介绍了高校与中小学、企业共建共享系列活动方案(讨论稿),提出了大学生进中小学宣讲活动、高校名师公开课及大学生进企业实习实践等构想。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等高校代表表示通过高校学生下基层社会实践、高校宣讲团走入中小学宣讲等系列实践活动,有效丰富了高校的实践教学,更好的发挥高校教育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实践的功能,促进了高校与中小学之间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协同育人。
企业代表表示,企业在创业实践方面经验丰富,愿意为高校师生提供实习岗位、参与生产经营和技术开发等项目,希望进一步打破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人才培养“边界”,展开深入持久的合作。
在实践中成长成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为南山区各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南山区团区委书记倪至嘉从社会实践、创新实践、志愿服务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南山团区委关于辖区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服务计划的初步方案》。他表示,社会实践是大中小学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要为高校青年和中小学青少年两个群体搭建学生社会实践成长服务平台,实现校区教育资源与区、街道、社区、企业资源的对接,鼓励一批高校、中小学率先探索实施学生实践创新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模式和经验。
搭建平台 服务人才
为助推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建设,桃源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南山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联合区委组织部(人才局),在南山区桃源街道南山智园(崇文园区)T1、T2、T3栋三楼高标准建设西丽湖人才服务中心。
会上,中心运营单位介绍了中心通过市场化运作,整合辖区高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创新平台资源,吸引高校、企业多元人才在中心集聚,未来也策划进高校、企业开展人才政策讲堂,并邀请高校专家教授、企业高管担任创新创业导师,助力大学生创业实践等活动,为高校师生、企业职工等提供综合服务。
运营单位负责人表示,人才服务中心的宗旨是做好创新人才服务工作,以人才驱动创新,打通和做实人才链、产业链、服务链,促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双区”建设贡献人才力量。
陈晖鹏表示,桃源街道将结合南山团区委关于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服务计划的工作思路,充分考虑各方参与主体的实际情况,持续开拓更丰富的路径渠道,不断构建更完善的保障体系,为高校学生进社区实践、进企业实习、进中小学宣讲等工作穿针引线,牵线搭桥,努力打造高校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工作的“桃源”品牌。
回望来时路,满心皆澎湃。桃源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在南山团区委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各高校、企业、中小学校的积极配合下,以高校学生进社区、进企业、进中小学等系列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推动“社校企联动”有声有色,助力“三区融合”有神有形,共同将桃源街道打造成为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温情街区,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建设贡献桃源力量!
(原标题《桃源街道召开2021年第四次“三区融合”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