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聚焦 | 主流媒体“深融”亟需新思维人才队伍支撑
2022-01-11 11:12
收录于专题:新传播

田  鑫   范以锦

主流媒体的深度融合不仅体现在对传媒业态的融合,也体现在对传媒人才队伍的具体建设上。本文通过对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传媒人才能力需求的考察,提出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应以新的思维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使之成为主流媒体深融的强大支撑力量。

【关键词】主流媒体  媒体深度融合  人才建设

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是国家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重大战略。面对主流媒体发展进程中的这一重大变革,务必强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主流媒体深度融合的目标。主流媒体要“深融”,人才队伍建设要“下沉”到用户,即具有适应用户需求的内容生产能力和良好的连接用户的能力。在媒体深融背景下的采编人员,既需要打造普适的全媒体能力,也要打造一两个强项,这更有利于全媒体平台的发展,更好地履行主流媒体的职责和使命。

一、人才队伍建设是主流媒体深度融合题中应有之义

无论从国家的政策层面,还是从主流媒体深度融合中的自身发展需要来看,都必须强化主流媒体的人才队伍建设。

从国家政策的引导方面来看,2020年9月26日,新华社播发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就非常强调人才队伍建设。该《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培养全媒体人才,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提高主流媒体人才吸引力和竞争力。要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把更多熟悉新媒体的中青年优秀人才充实到关键岗位,充分释放人才活力。从《意见》的这一表述中可以看出,国家层面已正式将主流媒体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媒体深度融合的目标和任务中。优秀的媒体人才队伍是推动媒体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撑力量,而且人才队伍建设本身也是媒体融合的重要内容。

从主流媒体深度融合中的人才需求来看,媒体多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不进行与时俱进的人才队伍的打造,就无法适应媒体新业态发展的新趋势,无法实现成功转型。媒体的融合转型,经历过从复制、相加、相融到深融这几个阶段。在媒体介入互联网初期的阶段,是简单的复制阶段,传统报纸做出的电子版、网络版,只是将报纸上的内容复制过来,操作者只是简单的互联网搬运工。媒体经营者试图通过电子版、网络版生产成本更为低廉的“翻版纸媒”,以实现新一轮的商业模式的突围。其结果,并没有实现经营者的期待,也没有获得受众的注意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都未达到预期效果。自然,操作这些内容的媒体人还是传统媒体人,思维也是传统思维。后来,从复制进入相加阶段,即在电子版、网络版上增加原创内容。这一阶段的媒体经营者虽然意识到互联网跟纸媒不一样,但是并没有意识到互联网之于纸质媒体的“变革性”意义。随着社交媒体的出现,专业媒体生产的原创内容一方面被社交媒体大量转载,另一方面受制于传统媒体垄断思维的影响,传统媒体并没有在互联网环境中显示出作为专业媒体的优势。从复制到添加了一定的自创内容,但采写和表现手法并没有变,依然是以传统思维去进行新闻内容生产和用传统手法进行传播。随着移动媒体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的出现、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人都有机会进行内容生产,新闻的生产不再完全依赖于专业新闻生产者“跑新闻”,也不再完全依赖于专业新闻机构的“把关”,大量信息被网络用户的讨论和转发推到平台上来。所以,专业媒体无论办电子版、网络版或后来的手机报,都收效不大,出现了商业互联网公司传播力愈来愈强、专业媒体传播力则不断弱化的尴尬局面。专业新闻生产机构终于意识到,传统媒体长久以来的“霸主”地位被打破了。但是,正如我们认为互联网之于传统报刊是媒介的变革一样,我们也同样需要厘清媒介变革、生产模式的转变并不意味着“新闻已死”。新闻自成为专门的职业开始就承担着巨大的维护社会公共性和社会公益性的职能,所以新闻生产不论是从社会结构需求上还是维护自身职业“合法性”上,都应该不断寻求解决模式,进行积极的转型,不能一味埋怨网络带来困境,而应该善于发现其中的机遇。随着不断地探索和对主流媒体的现状及突围的认识不断加深,国家层面提出了推动媒体融合转型的意见,继而又进一步提出了深度融合的意见,给媒体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现实的路径。这些年,主流媒体通过自身对人才的培育、面向社会引进人才或与专业公司合作,形成了一支从事新媒介内容生产和连接用户进行有效传播的队伍,构建了全方位的主流媒体传播矩阵,逐步改变了被动局面。

从融合的内涵来看,人才队伍建设也是深融的重要方面。因为,融合就包括了人的融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提出了几个一体化,就包括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采编队伍一体化。华西都市报与封面新闻的深度融合中强化“移动优先”,实行“一支队伍、两个平台、一体运营”的“121”战略。融合之路中,上游新闻等也是“合而为一”。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下属的都市报的记者队伍全员进入上游新闻,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采编人员“融为一体,合而为一”。新京报社的内容传播除了传统报纸,也有新媒体矩阵,自身的平台与借助他人的平台合力传播。少量人员在编报,大量的采编人员都转移到新媒体,记者在为新媒体采访的同时给传统报媒供稿。这样,其人才队伍建设必然是围绕强化互联网的思维来进行。

综上所述,媒体深度融合,也是人的融合。媒体从复制、相加到相融、深融的大整合,[1]是人才需求的大变革。人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德才兼备、有某种特长的人,是对自身技能和品德方面的要求。以此类推,媒体人才则是指:拥有媒体行业所需技能和品德的人。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体应根据自身定位和发展过程中的需求提出相应的人才要求,而且要求一定是越来越高。

二、无论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要更新人才需求理念

目前主流媒体机构中一般都拥有两大形态的媒介,即原有的传统媒体和由传统媒体衍生出去的新媒体,比如传统主流报纸党委机关报及其“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新媒介形态,而“一端”中更常用的是移动客户端。新媒体矩阵日益壮大,传统媒体的用户量和影响力均在下滑。但不管哪种形态的媒介,都要以创新思维进行操作,相对应就是要更新人才需求理念,以适应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创新发展需要。

传统媒体是作为与新媒体相比较而言的概念出现的。彭兰认为,目前被社会公众所普遍认知的“新媒体”主要指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或通信技术的,具有互动性、融合性的媒介形态和平台。[2]当下,手机移动新媒体,以及由数字技术产生的、从事新闻生产和信息服务的各种传播形态层出不穷。以此作为界定标准,传统媒体则表现为:形态单一,或以文字、音视频的形式单独出现;与受众的互动性较差等特征,主要包括广播、电视、报纸。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音视频等摄录技术的不断变化,报纸、广播、电视都不同程度地展示出自身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融合性、互动性和网络化特征。相较之下,与“新媒体”概念界定区分度最高的则是纸媒。

主流媒体机构中的党委机关报、广播电视台由于其特殊的地位,依然要办好。所以,现在提出人才建设,并非只是考虑新媒体而不顾及传统权威媒体。传统媒体人才,既要有继承优良传统作风的品格,又要以新的理念把传统媒体办好。这种理念可归纳成几个转变:其一,内容从面向方方面面的大众转到定位于主要用户上来;其二,从过去一味追求发行量转到精准发行的方向上来;其三,从面对被动接收信息的读者转到主动与用户互动上来。当然报纸上是很难互动的,但用户了解到报纸的发声后,会主动在互联网发声呼应,报纸同样可以回应或用自身办的新媒体回应。这是一种间接的互动。总之,要根据全媒体时代媒体的发展趋势和用户的需求,更新媒体的人才观念。新闻报道严谨的版式和文风可以呈现得更活泼,但是对新闻真实性的要求不能变。新闻呈现可以从文字变成视频,但是对内容生产的质量要求不能变。媒体深融需要有新思维的主流媒体人才,但这种“新思维”绝对不能只是技术和技能的简单叠加,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由于媒介特征和传播方式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媒体对人才需求要更具新理念,总体表现为新媒体对人才的需求更市场化、多元化,对技能要求更高。具体来说有这几方面:其一,新媒体对应聘者的职业技能需求比起传统媒体更市场化。以采编岗位为例,传统媒体的采编岗位一般要求受聘者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要具备采访和写稿的能力、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而新媒体除了希望应聘者拥有传统采编人才所应该掌握的技能外,还希望应聘者拥有“专题策划能力”。[3]

我国传统媒体的采编业务和经营业务是强调分开的,这一制度的施行一方面用于规避新闻腐败问题的产生,另一方面也切实保障着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而新媒体对“专题策划能力”的要求,是要有做产品的思维,最终成果往往被称为内容产品,强调做内容时要具有产品经理人的品质,内容生产与经营更重视其联动性。其二,新媒体对应聘者的知识背景要求更多元化。传统媒体的非技术部门从业者大多来自中文系或者新闻系,后来随着报纸往多功能发展,对此虽有所突破,但依然远不如新媒体对人才多元的需求,期待受聘者对政治、经济等领域有较为深刻的研究和理解。其三,新媒体对应聘者的新媒体技能有较高的要求。新媒体希望应聘者能够熟练掌握编程、数据挖掘、vlog制作等新媒体技术,以及与新媒体运营相关的用户维护等功能,如果达不到熟练,起码也要有这方面的基本知识。其四,新媒体从内容生产到传播各个环节的人员要更具团结协作精神。传统媒体在职业素养上所展示出来的专业性是新媒体从业者不能企及的,但新媒体在招聘时除了重视专才之外,还强调要有团队协作精神、创意能力等职业素养。

三、主流媒体要“深融”,人才队伍要“下沉”

要实现主流媒体深融的目标,就必须培养一支善于“下沉”到用户、与用户紧密相连接的队伍。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对媒体深融的目的、意义、任务的论述,为媒体深融指明了方向。[4]政策的引导、数字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强大赋能、主流媒体的深耕乃至用户对社会公共事件的参与,从理论到实践的一系列举措,使媒体深融朝着越来越好的方面发展。然而,媒体深融是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即便有好的政策引导,有良好的机遇,各媒体的发展并不平衡,比如有些媒体的融合是伪融合。

真正的深融,是要讲效果的。过去报纸讲发行量、电视讲收视率。现在新媒体要强调用户的关注度,形成较大的流量。所以,媒体在深融的过程中其人才队伍一定要“下沉”到用户,具体来说有两方面需引起重视。其一,主流媒体人才“下沉”到用户,就是必须具有适应用户需求的内容生产能力和善于连接用户的创意能力。要想适应用户需求和连接好用户,就要在个人的全媒体技能上进行拓展。过去说到新闻业务能力,更多是对人文素养和新闻专业知识的要求,如今仅靠这些已经无法满足媒体深融对人才的需求了,要重视掌握跨学科包括理工科的技能以及具备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例如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及应用能力等。同时,媒体人也要对自己新闻生产的思维进行更新,比如要对舆论场和用户有所感知。在电子信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新闻生产者的“田野”不再只有新闻真实现场了,媒体工作者要深入网络的“田野”中,将新闻“当作勾连社会和世界的纽带”。[5]只有不断“下沉”、不断探索,才能更了解用户,更好地生产出优质的内容产品。其二,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专业能力与普适的全媒体能力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既做到随时随地连接好用户,还能不断连接出新的水平。随着媒体深度融合的推进,“内容+技术+服务”格局的形成以及智能化媒体的进一步升级,以智能媒体、智慧媒体、智库媒体为基础的智媒生态将促进传媒业更大的发展。这些经由媒介和技术而产生的赋权,是普适全媒体能力的重要表现和生产力的源头,记者必须具备全媒体的使用能力,比如能写、能拍、能做直播、能做视频乃至能进行后期制作。然而,普适全媒体能力和个人专业能力并不是完全画等号的。对全媒体能力的要求,是由媒介环境所决定的,例如有些现场需要马上用视频记录下来,文字记者不能等待后方的视频记者支援,因此无论文字记者还是视频记者都要具备普适的全媒体能力。不过,不可能每个记者都“全”到每个环节都很精通,所以应该既重视普适能力的提升,又要“沉下去”着力打造一两个强项。

如果每位全媒体记者在普适能力的基础上都注意培养某些强项,团队成员互相补充形成合力,就可以生产更加优质的内容产品,加上良好的技巧连接用户,从而使信息传播取得更佳的效果,达到巩固和发展主流舆论阵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范以锦.媒体深度融合的目标与保障体系构建[J].新闻与写作,2020(9):65-68.

[2]彭兰.“新媒体”概念界定的三条线索[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23(3):120-125.

[3]蔡雯,翁之颢.新闻传播人才需求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变化及其启示——基于传统媒体2013—2014年新媒体岗位招聘信息的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36(6):126-129.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J].科技与出版,2020(10):140.

[5]白红义,张恬,李拓.中国数字新闻研究的议题、理论与方法[J].新闻与写作,2021(1):46-53.

作者田鑫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作者范以锦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 编辑-刁瑜文(客户端)审读 舆情研究部-李诚审核 编辑-詹婉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