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兄靓声|第47期:东风吹雨寒气生 ——写在辛丑年小寒

2022-01-05 09:17
收录于专题:曾兄靓声
摘要

小寒的风俗有很多,如剪窗花,买鞭炮、祭拜祖先等,这也是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



《红叶傲雪》 李沛年摄


《雪地羊群》 曾晓剑摄





东风吹雨寒气生

——写在辛丑年小寒  

作者:潘之江

朗读:曾若明

编配:邬运河

录音:曾兄靓声戏剧录音工作坊

录音时间:2022年1月4日

地点:深  圳


天宇苍茫,大地皑皑,涧流凝滞,呵气成霜。“小寒”和“大寒”是二十四节气最后两个节气,顾名思义也是天寒地冻最冷的时节。

李沛年 摄

冬至过后,北风裹挟着阵阵寒意,慢慢地,把行走的路人们衣服变臃肿了,走路也迟缓了,好像一切都成了电影中的慢镜头。当然,也有人把酷冷严寒的考验当作是一种磨难,用来锤炼自己的意志。

《寒冷的日子里》 曾晓剑摄

寒冷时节,智慧的中国人总会想出各种办法抵御寒冷。宁波人吃糯米八宝饭,湖南湖北人吃“八宝粥”,这些冬天里暖身的食品,温暖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有很多流传已久的民间的风俗。比如大寒期间,北京民间有吃“消寒糕”的传统。“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也因为糯米有驱寒的效果,所以起名“消寒糕”也就不足为奇了。另外,无论南方北方都有吃年糕的习俗,这与“年高”谐音,因此,吃了年糕又有“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头。鸡汤也是这个寒冷的日子里非常受人欢迎的美食,喝上一碗热腾腾的鸡汤,舒缓了疲劳一年的筋骨,犒慰了饥渴的肠胃。中华民族的饮食和文化中流淌着时节的血脉,凝聚着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真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年画剪纸》 曾晓剑摄

小寒的风俗有很多,如剪窗花,买鞭炮、祭拜祖先等,这也是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黄庭坚的七绝《驻舆遣人寻访後山陈德方家》:“江雨蒙蒙作小寒,雪飘五老发毛斑。城中咫尺云横栈,独立前山望后山。”心由情起,感慨万千。那是雪景之胸怀,道出一片真情。黄庭坚是宋代诗人、书法家。他的一生,历尽沧桑,几经政海波澜,从未显位执掌大权,他不苟附进,淡泊名利,批评时政,屡遭厄境。在冤屈贬谪生涯中度生,其高风亮节为众敬仰,丰绩万年。这首诗以小雪时节为背景,描写雪景美到极致,被后人列为十首最佳写景诗之一。苍茫天宇,皑皑大地,其悠远的景界非常吸引人。诗人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写景抒情。小雪时节天寒地冻,诗人行走山水之间,心宇宽广。望千山万径之广远;鸟绝人灭之阒寂;画面之安谧冷寂衬托人物心绪之涌动。诗中所写的景物是:座座山峰,看不见飞鸟的形影,条条小路,也都没有人们的足迹。整个大地覆盖着茫茫白雪。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雪景图啊!这幅画面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大家知道,在艺术作品中,绝不会有“纯粹”的风景诗或风景画。在它们里面总是要或多或少地反映作者的感情和现实内容的。事实上,各种风景诗中的极品,尽管通篇村野,满纸烟雪,这不仅仅看来都是风景,而是诗人的无限心情。

李沛年 摄

小寒预示着极寒的日子即将来临,同时,春天离我们也已经不远了。


朗读者 曾若明

曾若明,汕头市人,深圳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专家评审委员会专家。深圳保利剧院首任总经理,深圳曾兄靓声戏剧艺术表演工作坊创始人。现受聘于深圳文体旅游局重大项目办公室(新歌剧院项目组)高级顾问。

作者 潘之江

潘之江,资深文化人,浙江绍兴人,正高职称,早年在浙江工作。1993年调入深圳。先后任898频率总监、深圳广电集团新闻研究所所长,兼任深圳《市民周报》社长、总编辑, 深圳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近年主要从事昆曲艺术、文字交响乐、读懂中国画、辨证看艺术、24节气习俗等专题研究和讲习。策划并成功组织《深圳同在一方热土》大型歌会12场、《文明家庭进社区》活动56场、《全国金婚大典》等大型系列活动。先后策划香港、澳门回归大型专题各 80 集(中央台播出、人民出版社分别出版专集);主笔 50 小时大型电视直播节目《香港十年》(深圳卫视播出);创办《深圳广播快评》、《民心桥》等名牌节目(主创之一);创作大型朗诵诗二十多万字,其中一百八十行长诗《写在春天的赞歌》在中央台两次播出;出版《敢问理在何方》(人民出版社)、《广播改革理论与实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等个人专著六部。

音乐制作人 邬运河

广东省录音师协会会员,从业于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记者。长期从事音乐编辑、录音与制作。众多节目作品获得全国、省、市各类奖项。

首席摄影师 曾晓剑

曾晓剑,广东河源人,央企管理人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数十幅摄影作品入选中国摄影和国际摄影重要赛事。


编辑  谢舒霖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詹婉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