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服务乡村振兴新闻发布会。记者在会上获悉,广东全省聚焦三项工程和“农村电商”“乡村工匠”等项目,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累计已培训721万人次;三项工程有力提升了劳动者技能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截至11月底,全省新增就业130.64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18.8%;广东已基本建成全国最大技工教育体系,在今年年底之前,实现技师学院各地市全覆盖,着重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杨红山介绍,近年来,广东将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作为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全力打造广东农民技能培训“金招牌”,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为此,制定印发《高质量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行动方案》,部署实施三项工程农民技能提升、农村教育提质扩容、农业现代化赋能、农民就业增收促进、乡村人才振兴引领、乡村特色品牌创建、区域协作帮扶等七大行动,培养培训、就业创业、产业发展、巩固脱贫、营造氛围等方面实现“五个越来越好”。
据了解,三项工程中最早实施的“粤菜师傅”工程,迄今累计培训33.6万人次,带动就业创业74.3万人次。广东实施“粤菜师傅”与粤菜产业协同发展计划,以广州餐博会、广东农博会等为平台,推动农业生产、食品加工和粤菜餐饮业联动发展。同时,开展名店名品名厨评选,评选100家“粤菜名店”、199个“粤菜名品”、30名“五星级粤菜师傅名厨”。目前,培育“粤菜师傅”名村10个,建设乡村旅游粤菜美食点384个、美食旅游精品线路32条,全省各地根据地方资源禀赋,形成“梅岭鹅王”“玉水厨师村”等一批特色乡村文旅品牌。
杨红山指出,“广东技工”工程,则将全省148所技工院校打造成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在校生达到63.4万,占全国六分之一,广东已经基本建成全国最大技工教育体系,在今年年底之前实现技师学院各地市全覆盖。全省技工院校尤其注重面向农村扩大招生,今年招收超过19万人,新建设“农产品食品加工与质量安全”、“农村电商与直播”等涉农专业。同时,还积极加大农村户籍学生入读技校帮扶力度,2020至2021学年全省下达免学费资金达到10.4亿,共约41.11万技工院校学生免学费接受教育。
此外,广东深化对口帮扶协作,成功帮助新疆喀什技工学校实现从普通技工学校到高级技工学校再到技师学院的三级跨越式发展,在校生规模从4000多人增至10000多人;成功帮助西藏林芝市技工学校成为西藏七个地市的第一所技工学校。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和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针对“百万农民”培训工程这一“广东技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印发“百万农民”技能培训实施方案,重点开展百万职业农民培训行动,依托“粤农通”“广东远程职业培训网”“腾讯网”等平台免费开展线上培训。截至今年12月,“粤农通”小程序推出超过600个在线课程,致力于以培训“数字农业新农人”的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在健全涉农人才评价方面,出台精勤农民培育工作方案,实施农业农村专业人才职称评价改革,统筹推进农业技术人才、农业工程技术人才和乡村工匠职称评审,并开发乡土特色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15个、培训课程标准84个。
杨红山续指,广东实施“广东技工”与广东制造共同成长计划。全省707家企业、191家院校和142家社会培训评价组备案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新增30.1万人次获得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首批遴选878家企业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37家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而“南粤家政”工程,则实施与现代服务业相互促进计划,落实员工制家政企业社保补贴等扶持政策,认定13家省级龙头企业和18家诚信示范企业,发布首批10家“信得过”家政企业;建设“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站近200个,构建15分钟家政服务圈;全省家政企业约2.68万家,从业人员超127万人,各地涌现出“河源阿嫂”“客家大嫂”“德庆家嫂”等特色品牌。
(原标题《广东已基本建成全国最大技工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