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次系统披露氢能产业发展水平与目标
深政观察
2021-12-20 23:29
收录于专题:深政观察

近日,《深圳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提出将深圳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氢能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小政注意到,这个《规划》首次系统披露了深圳氢能产业目前发展水平,并提出阶段性及远景发展目标。

Image

01

《规划》从关键核心技术、氢能产业链和产业发展环境三个方面,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深圳氢能产业发展基础。

一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突破。

深圳在氢能关键领域已掌握了一批核心技术,取得了一系列国内领先的技术成果,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电解水制氢转换效率优于国内同类产品15%;在全国率先攻克气体扩散层连续化卷对卷生产工艺技术并实现商业化应用;石墨双极板核心指标国内领先;单堆氢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功率在国内率先突破130kW;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已占据全球80%市场份额。

二是氢能产业链初具雏形。

深圳拥有近70家创新型企业及科研机构从事氢能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研发出电解水制氢设备、高功率密度电堆及系统、燃料电池重卡、氢能无人机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氢能科技产品,覆盖了氢气制取、储运、加注、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和零部件、膜电极、电堆、系统集成、应用产品、标准测试、运营服务等产业链环节,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氢能产业链。

Image

三是产业发展环境较为优越。

深圳拥有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创新优势突出、规模效益显著的产业群体,在新技术应用示范推广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能够为氢能产品示范和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配套支撑。

市内氢源供给相对有保障,可通过谷电或结合可再生能源开展电解水制氢;周边地区工业副产氢与化石燃料制氢资源丰富,东莞与惠州年制氢潜力合计可达20亿Nm3,可为产业发展提供丰富氢源供给。

02

未来深圳氢能产业规模有多大?

《规划》为氢能产业的发展绘制了蓝图:到2025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发展生态体系,建成氢能产业技术策源地、先进制造集聚高地、多场景应用示范基地,实现氢能商业化应用,氢能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

《规划》也为氢能在创新能力、产业聚集、应用示范推广等方面提出了目标:

建成氢能标准研究、检测试验和安全运营检测3个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我市主导或参与制修订氢能领域国际国内标准20项左右;

新建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不少于15家;

建成2个功能配套齐全、引领带动作用强的氢能特色产业园,培育和引进重点领域优质企业不少于100家

示范燃料电池车辆不少于1000辆,建设加氢站不少于10座,分布式能源、热电联供及备用电源应用不少于100套、氢能船舶1-3艘、氢能无人机不少于100架。

到2035年,氢能产业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形成集氢气制、储、运、加、用于一体,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氢能产业体系。

03

哪里暗藏氢能产业机遇?

在产业布局方面,《规划》提出,加快在国际低碳城和求雨岭规划建设氢能产业园,引导产业创新资源集聚。在深汕合作区、大鹏新区等区域谋划建设制氢示范基地,在深圳东西部港口建设氢能产业示范港,在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区域探索建设氢能与可再生能源融合供能的零碳片区,以点带面逐步拓展氢能产业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针对目前氢能产业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规划》中也提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方向。

例如,开展绿色高效、低成本、大规模制氢技术攻关,突破高密度、高安全性储氢技术,提高氢气使用安全性和经济性,以及进一步增强系统集成能力,提高性能,降低成本,推动燃料电池规模化应用。

而对于下一代氢能技术。《规划》支持开展海水制氢、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制氢、核能高温制氢等下一代氢气制取技术研究,进一步丰富氢气获取途径。

04

氢能产品用在何处?《规划》中重点提出了3个领域的氢能产品应用示范,或许这是我们最先能接触到氢能产品的地方。

首先在交通运输领域,将充分发挥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时间短、续航里程长、低碳无污染等技术优势,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在重载及长途交通运输等领域先行示范应用。在仓储、物流、港口、环卫和工地等场景开展氢燃料电池重型卡车、牵引车、叉车及其它工程车应用示范。

在分布式发电领域,也将充分发挥氢能发电和热电联供效率高、清洁低碳、储存时间长、使用寿命长等技术优势,面向绿色建筑、新型基础设施、产业园区等用电和热电联供需求,开展应用示范。

Image

氢能产品还可以与一些新兴及交叉领域应用示范,例如依托氢能在工业级无人机领域应用的长续航、低振动等优异性能,示范应用基于小型化、轻量化燃料电池系统的氢能无人机。发挥固态储氢材料安全性高、体积储氢密度高优势,在外卖派送、物流配送、公园景区、城市绿道等领域示范应用氢燃料共享单车和电动单车。

小政还注意到,《规划》中也提出将探索优化能源结构,其中氢能与风电、核能等能源可能碰撞出的火花也令人期待。

例如在探索氢能与风电耦合发展中提出,利用氢能作为长周期、大容量能源介质的优势,在深汕特别合作区试点海上风电制氢,探索构建可再生能源制氢、储氢及用氢融合发展的综合能源系统。

探索氢能与核能协调利用中提出,探索富余核电电解水制氢及核反应堆高温热化学循环制氢等。

氢能还可以与清洁能源互补,《规划》提到,支持龙岗国际低碳城、龙华求雨岭、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重点区域开展大规模光伏制氢、分布式发电、热电联供等新型供能模式。

(原标题《深圳首次系统披露氢能产业发展水平与目标》)

编辑 编辑-张克(客户端)审读 吴剑林审核 特区报-张雪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