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人平平安安来,顺顺利利走,就是我们最朴素的愿望。”驿站值班领导说道。罗湖区桂园街道晶都健康驿站自2020年7月24日启用以来,截至2021年12月17日,累积出站12684人,有效应对了多名严重精神障碍人员的隔离风险以及50多起突发病例。
1万余名隔离人员“零事故”,打造严谨防疫闭环不留死角
当疫情防控步入常态化,驿站如何确保隔离人群管控“不留死角,不漏一人”?走入驿站,会议室的墙上挂着详细的工作制度以及各种突发应急事件防控措施流程图。在工作区,各组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尽管这里被称为“最靠近危险的地方”,但驿站宽敞整洁的环境、暖黄色的色调、工作人员井然有序的工作状态,却给进入这里的人营造着“安全感”。
据了解,桂园街道联合公安、卫健、市监、应急、外事、晶都酒店等单位成立晶都驿站工作专班,下设医疗组、人文关怀组、综合协调组、人员调度组、酒店服务组、消毒消杀组等11个专项小组,共400余人。建立驿站专班临时党支部,将党旗插在疫情防控一线,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确保驿站安全、有序、高效运行。
“健康驿站像是个封闭的“系统”,要平稳、安全运营好这个系统,需要各个部门密切配合、团结协作。”驿站值班领导说道。晶都驿站建立了《每日工作例会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等十余项工作制度,通过科学严密的工作流程以及坚强有力的工作专班,从客人入站到出站的每一个环节严格把控,落实“一人一档”跟踪挂牌管理,确保隔离工作安全开展。
科学设置“三区两通道”,严格落实“五个分开”的要求。高、低风险岗位人员分区分级管理,办公分开、会议分开、就餐分开、住宿分开以及核酸检测分开。认真落实工作人员日常健康监测制度,进出驿站扫码登记,定期进行核酸检测。
500多天24小时待命,坚守“万无一失、一失万无”底线
晶都驿站有近300个隔离房间,最高峰时一天接待了 140 余人。有时,客人很晚才到达驿站,工作人员要忙到第二天凌晨四五点,医疗组护士何丽洁曾因长时间穿防护服工作而晕倒。
“每天入住隔离的客人很多,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完全理解隔离的政策以及配合我们的工作。”人员调度组的林佳选说道。有一次驿站来了一位患肝癌的客人,因为不愿意在驿站隔离,不配合信息登记,谩骂工作人员,伪装疾病发作。在工作人员的耐心安抚下,客人情绪平稳,得到妥善安置。
除了细致地完成各项常态化任务,工作人员还要处理多种突发事件。11月10日深夜,晶都驿站工作人员驱车几百公里,把一位患有严重精神障碍的青少年送回其户籍地居家隔离。
一位六十多岁的阿姨隔离期间突发脑梗,查房医生发现后及时把客人送到医院救治,挽救了客人生命。一名从香港入境的28岁年轻母亲有激烈的轻生言语和精神抑郁,由女性安保人员坐在房门口陪伴到天亮……
一年多以来,驿站以“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底线思维,从“人防+技能+物防”三方面入手。专项工作小组24小时在岗在位,定期开展专项应急演练,密切关注重点人群情况,针对有基础疾病、心理疾病、高龄老人、幼童等重点人员掌握实时动态,对酒店周边、消防、关键部位、功能区、防护物资储存等开展常态化排查,强化安全防护措施。
400多份感谢信隔离不隔爱,用心用情人文关怀暖人心
“有时候客人半夜睡不着会给我们打电话,一个电话说上2小时,讲到口干舌燥。”人文关怀组廖志铭说道。据介绍,人文关怀组24小时在岗,每天对入站的客人进行情感关怀,针对不同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为隔离人员准备欢迎贺卡、暖心玫瑰、慰问信、向老人赠送健康福袋、向小孩赠送精选图书、为恰逢生日的人员订做生日蛋糕、为有宗教信仰的人员提供特殊餐食,让每位隔离人员都能在驿站感受到家的温暖。
“隔离期间,很荣幸认识一位美丽的小妹妹,虽然没有见过她本人,经过对我们这十几天的生活照顾,我感觉她很好很漂亮,感谢你对我们的关心照顾,让我有种在家一样的生活,谢谢你。”2009房间的陈女士写到。
隔离不隔爱,温暖和幸福一直都在。据了解,晶都驿站开站以来,收到400多封感谢信、锦旗以及微信截图,让工作人员深感温暖,备受鼓舞。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作为城市“第一道关卡”的守门人、深港来往人员的“护航人”,晶都健康驿站的全体工作人员临危受命、舍小家为大家,践行先锋精神、奋斗文化,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贡献力量。
编辑 刘思凡 审核 汪新林